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选题背景、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土地集约利用的定性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技术路线、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可能的创新 | 第18-20页 |
2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特征 | 第20-28页 |
·大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| 第20-22页 |
·大城市边缘区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·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·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 | 第22-28页 |
·土地利用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存 | 第22页 |
·土地利用存在动态性和过渡性 | 第22-26页 |
·复合生态系统特征 | 第26-27页 |
·土地资源利用浪费严重,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| 第27-28页 |
3 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| 第28-44页 |
·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内在动力——聚集经济效应 | 第28页 |
·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外在影响因素 | 第28-31页 |
·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| 第31-44页 |
·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构建 | 第31-37页 |
·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7-39页 |
·评价指标合理值的确定 | 第39-41页 |
·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 | 第41-44页 |
4 实证研究——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| 第44-60页 |
·江宁区概况 | 第44-46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44页 |
·自然环境概况 | 第44页 |
·人口与经济 | 第44-45页 |
·江宁区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| 第45-46页 |
·江宁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过程 | 第46-54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6-51页 |
·数据处理与具体计算过程 | 第51-54页 |
·江宁区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江宁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| 第56-60页 |
·实现工业用地的产业集群,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| 第56页 |
·尊重市场,不断创新,充分发挥江宁区的自然和社会优势 | 第56-57页 |
·加大执法力度,强化土地开发和利用管理 | 第57页 |
·城乡协调发展,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| 第57-58页 |
·利用现代化技术,强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控 | 第58-60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60页 |
·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