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机论文--发电机、大型发电机组(总论)论文--风力发电机论文

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模拟系统的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5页
   ·能源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我国能源应用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我国能源发展趋势第16-17页
   ·风力发电现状与趋势第17-22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风力资源概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风力发电概况第18-21页
     ·风力发电的未来第21-22页
   ·风力发电模拟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2页
   ·本课题的背景与来源第22-23页
   ·本论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章节安排第23-25页
第二章 风力机的原理及其模拟方法第25-43页
   ·引言第25页
   ·风力机的基本原理第25-28页
     ·贝茨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·风力机工作原理第26-28页
   ·风力机的分类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定浆距风力机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变浆距风力机第29页
   ·风力机模拟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·风力机模拟方法分类第30-36页
     ·按结构分类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按模拟特性分类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按原动机分类第34-36页
   ·变浆距风力机的分区段模拟研究第36-42页
     ·变浆距风力机运行区段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分区段模拟原理第37-40页
     ·模拟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三章 异步电机在风力发电模拟系统中的应用第43-55页
   ·引言第43页
   ·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第43-46页
     ·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异步电动机在两相任意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异步电动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45页
     ·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·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的分类第46页
     ·各种调速方法的比较第46-47页
   ·直接转矩控制第47-52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基于灰色理论和模糊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第48-52页
   ·用异步电动机模拟风力机的仿真实验第52-5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四章 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及其控制策略第55-81页
   ·引言第55页
   ·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与数学模型第55-59页
     ·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特点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第57-59页
   ·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在同步坐标系下的功率解耦控制第59-63页
   ·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自抗扰功率解耦控制第63-70页
     ·自抗扰控制器原理第63-67页
     ·基于ADRC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功率解耦控制算法第67-70页
   ·基于参考模型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第70-80页
     ·基于LMFC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第70-74页
     ·基于AMFC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第74-8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五章 风力发电模拟系统的实现第81-107页
   ·引言第81页
   ·系统总体结构第81-82页
   ·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第82-100页
     ·风力机模拟子系统第82-88页
     ·风速采集子系统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发电机控制子系统第89-93页
     ·发电机状态分析子系统第93-98页
     ·综合监控系统第98-100页
   ·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·风速采集部分软件设计第101页
     ·原动机控制器软件设计第101页
     ·发电机控制器软件设计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发电机状态分析软件设计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上位机软件设计第104-10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第六章 基于以太网的网络监测系统第107-120页
   ·引言第107页
   ·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07页
   ·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风速、原动机数据采集部分第108页
     ·发电机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第108页
   ·网络通信模块第108-118页
     ·网络通信的硬件支持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·网络通信的软件实现第110-118页
   ·终端显示模块第118-1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9-120页
第七章 实验与结果分析第120-125页
   ·引言第120页
   ·实验系统组成第120-122页
   ·发电状态实验第122-1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4-125页
结论与展望第125-127页
 一、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5-126页
 二、下一步工作的设想第126-127页
参考文献第127-13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并联运行的研究
下一篇:气体水合物添加剂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