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实感三维地形漫游系统的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地形可视化技术 | 第11-14页 |
·地形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文章结构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真实感三维地形的建模 | 第17-25页 |
·常见的三维地形建模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数字地形模型 | 第20-22页 |
·DEM 模型的特点 | 第21页 |
·DEM 数学模型 | 第21-22页 |
·三维地形建模的具体实现 | 第22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真实感三维地形网格的算法及改进 | 第25-44页 |
·层次细节技术LOD 简介 | 第25-31页 |
·离散LOD 地形模型 | 第26-27页 |
·连续LOD 地形模型 | 第27-29页 |
·LOD 主流算法 | 第29-31页 |
·ROAM 算法的基本思想 | 第31-40页 |
·数据结构 | 第32-33页 |
·评价系统的建立 | 第33-35页 |
·分割和合并及裂缝的处理 | 第35-37页 |
·地形数据分块 | 第37-39页 |
·ROAM 地形绘制渲染流程 | 第39-40页 |
·ROAM 算法的改进 | 第40-43页 |
·优化屏幕空间误差计算 | 第40页 |
·帧间构造网格的优化 | 第40-41页 |
·二叉树的快速访问机制 | 第41-42页 |
·分割和合并队列的优化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真实感三维地形的设计 | 第44-57页 |
·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地形数据处理模块 | 第45-46页 |
·视锥体裁剪模块 | 第46-49页 |
·地形生成模块 | 第49-51页 |
·纹理生成模块 | 第51-55页 |
·天空纹理 | 第51-53页 |
·地表纹理 | 第53-55页 |
·仿真驱动模块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真实感三维地形的实现 | 第57-70页 |
·重要的类和函数 | 第57-63页 |
·地形块类 | 第57-59页 |
·地形纹理类 | 第59-60页 |
·视锥体类 | 第60-62页 |
·摄像机类 | 第62-63页 |
·系统运行情况 | 第63-69页 |
·数据准备和软硬件配置 | 第63页 |
·状态控制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3-64页 |
·地形可视化试验 | 第64-69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| 第70-71页 |
·后续工作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