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瓜皂苷的提取及活性成分的防癌和降血糖作用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 
| 目录 | 第7-9页 | 
| 第一章 文献综述 | 第9-22页 | 
| ·苦瓜概述 | 第9页 | 
| ·苦瓜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| 第9-13页 | 
| ·苦瓜皂甙 | 第9-11页 | 
| ·蛋白质、多肽及氨基酸类 | 第11页 | 
| ·糖类 | 第11-12页 | 
| ·有机酸类 | 第12页 | 
| ·生物碱类 | 第12页 | 
| ·微量元素 | 第12-13页 | 
| ·苦瓜药理作用 | 第13-18页 | 
| ·降血糖 | 第13-16页 | 
| ·抗肿瘤作用 | 第16页 | 
| ·抗艾滋病和抗病毒作用 | 第16-17页 | 
| ·抗氧化作用 | 第17页 | 
| ·提高免疫力 | 第17页 | 
| ·抗生育 | 第17页 | 
| ·抗菌抑菌作用 | 第17页 | 
| ·其他作用 | 第17-18页 | 
| ·皂甙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| 第18-19页 | 
| ·超滤法 | 第18页 | 
| ·化学沉淀法 | 第18页 | 
| ·大孔吸附树脂法 | 第18-19页 | 
| ·柱层析法 | 第19页 | 
| ·皂甙的定量测定与分析 | 第19-21页 | 
| ·分光光度法 | 第19-20页 | 
| ·薄层色谱法 | 第20页 | 
| ·高效液相色谱法 | 第20页 | 
| ·色谱-质谱联用技术 | 第20-21页 | 
| ·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科学意义 | 第21-22页 | 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 
| ·本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 | 第21-22页 | 
| 第二章 苦瓜皂苷的提取、纯化和HPLC检测 | 第22-32页 | 
| ·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22-23页 | 
| ·材料 | 第22页 | 
| ·仪器 | 第22-23页 | 
| ·苦瓜皂苷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方法 | 第23-26页 | 
| ·皂苷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| 第23-25页 | 
| ·苦瓜中皂苷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| 第25-26页 | 
| ·苦瓜皂苷的液相检测方法 | 第26页 | 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0页 | 
| ·苦瓜不同部位皂苷类物质的提取率及含量 | 第26-27页 | 
| ·苦瓜茎、叶、果实的皂苷纯度及得率 | 第27页 | 
| ·定性实验 | 第27-28页 | 
| ·HPLC分析结果 | 第28-30页 | 
| ·小结 | 第30-32页 | 
| 第三章 苦瓜活性成分的防癌和降血糖作用的细胞实验 | 第32-43页 | 
| ·材料和仪器 | 第32-34页 | 
| ·仪器 | 第32-33页 | 
| ·耗材 | 第33页 | 
| ·试剂和药品 | 第33-34页 | 
| ·实验方法 | 第34-38页 | 
| ·培养用品的清洗和消毒杀菌 | 第34-35页 | 
| ·细胞培养方法 | 第35-36页 | 
| ·细胞抗癌实验 | 第36-37页 | 
| ·细胞降血糖实验 | 第37-38页 | 
| ·统计学处理 | 第38页 | 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1页 | 
| ·苦瓜活性成分抑制MCF-7乳腺癌细胞的作用 | 第38-40页 | 
| ·苦瓜活性成分的降血糖作用 | 第40-41页 | 
| ·小结与讨论 | 第41-43页 | 
| 第四章 苦瓜活性成分的体外功效评价 | 第43-51页 | 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43-44页 | 
| ·苦瓜提取物的制备 | 第43页 | 
| ·动物与分组 | 第43页 | 
| ·主要仪器及试剂 | 第43-44页 | 
| ·实验方法 | 第44-47页 | 
| ·高血糖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 | 第44页 | 
| ·给予苦瓜提取物方法 | 第44页 | 
| ·血糖测定方法 | 第44页 | 
| ·肝糖原的测定 | 第44-46页 | 
| ·胰岛素测定方法 | 第46-47页 | 
| ·统计学分析 | 第47页 | 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49页 | 
| ·动物死亡率 | 第47页 | 
| ·空腹血糖 | 第47-48页 | 
| ·肝糖原及空腹血清胰岛素 | 第48-49页 | 
| ·小结 | 第49-51页 | 
| 第五章 结论 | 第51-54页 | 
| ·小结与讨论 | 第51-52页 | 
| ·小结 | 第51页 | 
| ·讨论 | 第51-52页 | 
| ·创新点 | 第52页 | 
| ·展望 | 第52-54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 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 
| 作者简介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