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1 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贿赂行为认定 | 第10-19页 |
·受贿罪概述 | 第10-13页 |
·受贿罪的客体 | 第10-11页 |
·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| 第11-12页 |
·受贿罪的主体 | 第12-13页 |
·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| 第13页 |
·村民委员会成员受贿罪分析 | 第13-17页 |
·关于"七项"管理工作问题 | 第14-17页 |
·关于"协助"问题 | 第17页 |
·村民委员会成员受贿罪疑难问题探讨 | 第17-19页 |
·新型受贿形式是否也适用于村民委员会成员受贿罪 | 第17-18页 |
·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其他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斡旋受贿问题 | 第18-19页 |
2 从事村民自治工作的贿赂行为认定 | 第19-25页 |
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本罪的客体 | 第19-20页 |
·客观方面 | 第20页 |
·主体 | 第20-22页 |
·主观方面 | 第22-23页 |
·关于自治问题 | 第23-25页 |
3 村民委员会成员构成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司法认定 | 第25-44页 |
·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同受贿犯罪的比较分析 | 第25-31页 |
·与受贿罪相比,本罪概念折射出的新理念 | 第25-26页 |
·与受贿罪相比,本罪侵犯客体的变化 | 第26-27页 |
·与受贿罪相比,本罪在客观要件方面的变化 | 第27-28页 |
·与受贿罪相比,本罪在为他人谋利益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| 第28-31页 |
·本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比较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本罪与职务侵占罪的联系 | 第32-33页 |
·本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| 第33-34页 |
·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比较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在客体方面的区别 | 第34页 |
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| 第34-36页 |
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主体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| 第36页 |
·斡旋受贿问题 | 第36-42页 |
·非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其他非国家工作人员的斡旋受贿问题 | 第37-39页 |
·非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国家工作人员斡旋受贿的问题 | 第39-42页 |
·关于村民委员会成员构成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中财物的认定 | 第42-44页 |
·两高司法解释对该罪中财物的认定 | 第42-43页 |
·注意区分贿赂与馈赠的界限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