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11页 |
摘要 | 第11-12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2-29页 |
1 T 细胞概述 | 第12-15页 |
·T 细胞表面分子 | 第12-13页 |
·T 细胞的成熟 | 第13-14页 |
·T 细胞的亚群及其功能 | 第14-15页 |
·T 细胞亚群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| 第15页 |
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概述 | 第15-26页 |
·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命名 | 第15-16页 |
·HLA 分子的结构 | 第16-18页 |
·MHC 的功能 | 第18-20页 |
·MHC 的应用 | 第20-22页 |
·MHC 测序分型方法及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| 第20页 |
·HLA 抗体筛选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| 第20页 |
·MHCⅠ类分子-肽多聚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| 第20-22页 |
·抗原特异性CTL 的定量检测 | 第21页 |
·临床诊断、治疗方面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·在肿瘤研究和疫苗疗效监测方面的应用 | 第22页 |
·T 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与鉴定 | 第22-26页 |
·基序法(simple motify) | 第23-24页 |
·矩阵法 | 第24-25页 |
·人工智能技术 | 第25-26页 |
·人工神经网络(ANNs) | 第25页 |
·隐马可夫模型(HMMs) | 第25页 |
·支持矢量机器(SVMs) | 第25-26页 |
3 SARS-COV S1 蛋白概述 | 第26-29页 |
引言 | 第29-30页 |
试验一 HLA-Aα 链,β2m 基因克隆与遗传进化分析 | 第30-44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30-35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30-31页 |
·菌种和质粒 | 第30页 |
·基因克隆相关试剂 | 第30页 |
·试剂盒 | 第3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0页 |
·试剂的配制 | 第30-31页 |
·琼脂糖电泳试剂的配制 | 第30页 |
·大肠杆菌转化用溶液 | 第30-3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1-35页 |
·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31页 |
·人血液总RNA 的提取 | 第31-32页 |
·目的基因的RT-PCR 扩增 | 第32-33页 |
·反转录(RT) | 第32页 |
·PCR 扩增 | 第32-33页 |
·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| 第33页 |
·PCR 产物的连接 | 第33页 |
·连接产物的转化 | 第33-34页 |
·挑斑 | 第34页 |
·质粒提取 | 第34页 |
·目的基因的克隆鉴定 | 第34-35页 |
·HLA-A α链和β2m 的基因序列分析 | 第35页 |
2 结果 | 第35-42页 |
·HLA-A α 链和 β2m 成熟肽胞外区的 RT-PCR 扩增 | 第35-36页 |
·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36页 |
·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36-38页 |
·pGEM-T/HLA-Aα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36-37页 |
·pGEM-T/HLA-β2m 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37-38页 |
·HLA-A α 链和 β2m 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HLA-A α 链基因与其他 HLA-A 单倍型及其他不同物种之间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HLA-A α链基因与其他HLA-A 单倍型之间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HLA-A α链基因与其他不同物种之间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β2m 基因与其他不同物种之间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 | 第41-42页 |
3 结论与讨论 | 第42-44页 |
·关于RNA 的提取 | 第42-43页 |
·关于 HLA-Aα 链和 β2m 的 RT-PCR 扩增 | 第43页 |
·关于 HLA-Aα 链和 β2m 基因的序列分析 | 第43-44页 |
试验二 HLA-A α 链,β2m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| 第44-6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4-50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44-47页 |
·菌种和质粒 | 第44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4页 |
·试剂盒 | 第44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4页 |
·试剂的配制 | 第44-47页 |
·琼脂糖电泳试剂、大肠杆菌转化用溶液参考试验一 | 第44页 |
·SDS-PAGE 电泳所用试剂的配制 | 第44-46页 |
·包涵体提取相关试剂 | 第46-4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7-50页 |
·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47页 |
·HLA-α和HLA-β2m 成熟蛋白基因的PCR 扩增与纯化回收 | 第47页 |
·目的片段的酶切回收 | 第47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7-48页 |
·表达载体的纯化与扩增 | 第47-48页 |
·表达载体的质粒提取 | 第48页 |
·表达质粒的酶切回收 | 第48页 |
·目的片段与表达质粒的连接 | 第48页 |
·重组质粒的转化和筛选 | 第48页 |
·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| 第48-49页 |
·重组表达质粒的提取 | 第48页 |
·重组表达质粒的PCR 鉴定 | 第48-49页 |
·重组表达质粒的酶切鉴定 | 第49页 |
·重组表达质粒的序列测定 | 第49页 |
·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| 第49页 |
·重组表达蛋白的SDS-PAGE 电泳 | 第49页 |
·包涵体的提取与纯化 | 第49-50页 |
2 结果 | 第50-59页 |
·HLA-Aα, HLA-β2m 成熟蛋白基因的扩增 | 第50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0-51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的鉴定 | 第51-53页 |
·pET-28/ HLA-Aα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51-52页 |
·pET-28/HLA-β2m 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52-53页 |
·表达蛋白的SDS-PAGE 检测 | 第53-57页 |
·pET-28/ HLA-Aα重组菌的表达 | 第53-55页 |
·pET-28/HLA-β2m 重组菌的表达 | 第55-57页 |
·包涵体的制备 | 第57-59页 |
·pET-28/ HLA-Aα包涵体的制备 | 第57-58页 |
·pET-28/HLA-β2m 包涵体的制备 | 第58-59页 |
3 结论与讨论 | 第59-62页 |
·关于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9页 |
·表达条件的优化 | 第59-60页 |
·包涵体的制备与纯化 | 第60-62页 |
试验三 SARS 冠状病毒 S1 蛋白抗原表位的预测及体外结合试验 | 第62-7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62页 |
·蛋白 | 第62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6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62页 |
·试剂的配置 | 第62页 |
·体外折叠溶液的配制 | 第62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抗原表位的设计与合成 | 第62-63页 |
·体外折叠法鉴定多肽结合 | 第63-64页 |
·稀释折叠法复性 | 第63页 |
·折叠蛋白的浓缩 | 第63页 |
·非还原性 SDS-PAGE 鉴定多肽的结合 | 第63-64页 |
2 结果 | 第64-68页 |
·抗原表位的预测 | 第64-67页 |
·SYFPEITHI 网站预测的T 细胞表位 | 第64-65页 |
·EPITOPE 网站预测的T 细胞表位 | 第65-66页 |
·DNAStar Protean 亲水性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非还原性SDS-PAGE 鉴定多肽的结合 | 第67-68页 |
3 结论与讨论 | 第68-70页 |
·包涵体的体外折叠复性 | 第68-69页 |
·HLA-A 与抗原表位的结合 | 第69页 |
·非还原性SDS-PAGE | 第69-70页 |
全文总结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9页 |
Abstract | 第79-81页 |
硕士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