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8页 |
1. 导论 | 第18-41页 |
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8-24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8-2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4-35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24-30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30-35页 |
·研究范围、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35-36页 |
·研究区域 | 第3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| 第37-39页 |
·主要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| 第39-41页 |
·主要创新 | 第39-40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40-41页 |
2.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41-71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概述 | 第41-53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41-51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 | 第51-53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53-71页 |
·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 | 第53-56页 |
·城乡经济发展阶段相关理论 | 第56-58页 |
·城乡经济非均衡发展相关理论 | 第58-63页 |
·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相关理论 | 第63-71页 |
3. 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分析 | 第71-109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机制 | 第71-74页 |
·机制的概念及内涵 | 第71-72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机制 | 第72-74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机制与统筹城乡发展制度的区别 | 第74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 | 第74-83页 |
·资源配置机制 | 第75-78页 |
·资源配置机制发展的阶段特征 | 第78-80页 |
·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作用机理 | 第80-83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作用机制 | 第83-91页 |
·空间作用机制:集聚与扩散 | 第83-86页 |
·影响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因素 | 第86-88页 |
·集聚与扩散作用发展的阶段特征 | 第88-89页 |
·空间作用机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 | 第89-91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| 第91-99页 |
·公共产品概述 | 第91-95页 |
·公共产品的供给 | 第95-96页 |
·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| 第96-98页 |
·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 | 第98-99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 | 第99-109页 |
·社会保障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00-103页 |
·社会保障机制 | 第103-105页 |
·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含义 | 第105页 |
·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意义 | 第105-107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的作用机理 | 第107-109页 |
4.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及统筹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109-147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现状 | 第109-126页 |
·成都市经济概况 | 第109-111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| 第111-113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阶段 | 第113-118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特点 | 第118-126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126-147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完善 | 第127-133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完善 | 第133-138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| 第138-141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作用机制不完善 | 第141-147页 |
5.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探索 | 第147-179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 | 第147-154页 |
·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,培育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方面的探索 | 第148-151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市场配置资源的成效 | 第151-154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| 第154-161页 |
·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方面的探索 | 第155-158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效 | 第158-161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 | 第161-168页 |
·成都市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机制方面的探索 | 第161-166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成效 | 第166-168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作用机制 | 第168-179页 |
·成都市在统筹城乡空间作用机制方面的探索 | 第168-174页 |
·成都市统筹城乡空间作用的成效 | 第174-179页 |
6. 健全统筹机制,促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 | 第179-196页 |
·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,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| 第179-184页 |
·改革城乡户籍制度,构建人口流动机制 | 第180-181页 |
·改革城乡土地制度,构建土地流转机制 | 第181-182页 |
·改革城乡金融制度,构建资金优化配置机制 | 第182-184页 |
·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,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184-188页 |
·改革公共财政筹集制度,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筹集机制 | 第184-185页 |
·改革公共财政分配制度,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分配机制 | 第185-186页 |
·改革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,构建"民主集中"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| 第186-187页 |
·完善公共产品投入监管制度,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产品投入监管机制 | 第187页 |
·健全公共产品使用制度,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产品有效利用机制 | 第187-188页 |
·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,使城乡居民保障水平相对均等 | 第188-191页 |
·统筹城乡保障内容,使城乡所有居民能够平等享受各类社会保障 | 第188-189页 |
·规范居民缴费档次,使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既切实可行又公平合理 | 第189页 |
·统筹城乡保障水平,使城乡居民相对保障水平基本相当 | 第189-190页 |
·规范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,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和效率 | 第190页 |
·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机构建设,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| 第190页 |
·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信息平台建设,完善社会保障转续机制 | 第190-191页 |
·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作用机制,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| 第191-196页 |
·完善城镇体系建设,形成以城带乡、以乡促城的空间格局 | 第192页 |
·改革阻碍要素流动的相关政策制度,促进城乡各种"流"的形成 | 第192-193页 |
·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网络体系,降低城乡联系成本 | 第193-194页 |
·统筹城乡产业布局,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| 第194页 |
·加强政策扶持,促进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| 第194-1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6-204页 |
附录 | 第204-209页 |
后记 | 第209-211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211-2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