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河南省侏罗—白垩纪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 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9页
     ·岩相古地理研究第11-14页
     ·遗迹学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河南省侏罗-白垩纪沉积盆地及地层古生物研究现状第15-1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0-21页
2 地质背景第21-27页
   ·区域地层第21-23页
   ·区域构造第23-27页
3 实测地层剖面概述第27-33页
   ·济源盆地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下侏罗统鞍腰组第27页
     ·中侏罗统杨树庄组和马凹组第27-28页
   ·马市坪盆地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上侏罗统南召组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下白垩统马市坪组第29页
   ·西峡盆地第29-33页
     ·上白垩统高沟组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上白垩统马家村组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上白垩统寺沟组第32-33页
4 沉积相分析第33-81页
   ·济源盆地第33-39页
     ·下侏罗统鞍腰组第34-36页
     ·中侏罗统杨树庄组和马凹组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沉积演化第38-39页
   ·义马盆地第39-42页
     ·中侏罗统义马组第40页
     ·上白垩统东孟村组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沉积演化第41-42页
   ·马市坪盆地第42-51页
     ·下侏罗统南召组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下白垩统马市坪组第43-47页
     ·扇三角洲沉积类型第47页
     ·曲流河沉积类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湖泊沉积类型第48-51页
     ·沉积演化第51页
   ·周口坳陷第51-55页
     ·中侏罗统第52页
     ·下白垩统第52-54页
     ·沉积演化第54-55页
   ·西峡盆地第55-72页
     ·上白垩统高沟组第55-60页
     ·上白垩统马家村组第60-67页
     ·上白垩统寺沟组第67-70页
     ·沉积演化第70-72页
   ·五里川盆地第72-74页
   ·潭头盆地第74-75页
   ·灵宝盆地第75页
   ·李官桥盆地第75-76页
   ·滔河盆地第76-77页
   ·夏馆盆地第77-81页
5 遗迹化石及遗迹组构分析第81-97页
   ·遗迹群落及组构第81-84页
     ·济源盆地遗迹群落第81-82页
     ·西峡盆地遗迹组构第82-84页
   ·主要遗迹化石描述第84-97页
     ·济源盆地第84-89页
     ·西峡盆地第89-97页
6 构造古地理特征第97-101页
   ·早-中侏罗世构造古地理特征第97页
   ·晚侏罗-早白垩世构造古地理特征第97-100页
   ·晚白垩世构造古地理特征第100-101页
7 岩相古地理研究第101-107页
   ·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方法第101页
   ·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01-107页
     ·早-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晚侏罗世-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晚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04-107页
8 结论第107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15页
作者简历第115-117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7-119页
附图第119-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豫西下二叠统太原组沉积相及遗迹群落研究
下一篇: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