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蹈科学教学模式对比研究--以北京舞蹈学院及圣三一拉班音乐舞蹈学院为例
| 内容摘要 | 第3-4页 | 
| Abstract | 第4页 | 
| 绪论 | 第6-13页 | 
| (一)研究原因及意义 | 第7-10页 | 
| (二)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| 第10页 | 
| (三)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 
| (四)研究条件及研究难点 | 第12-13页 | 
| 一 舞蹈科学教育发展现状 | 第13-22页 | 
| (一)舞蹈科学教育现状 | 第13-15页 | 
| (二)两校舞蹈科学教育现状 | 第15-17页 | 
| (三)两校舞蹈科学教学情况现状 | 第17-22页 | 
| 二 舞蹈科学研究者应具备智能与知识结构 | 第22-27页 | 
| (一)舞蹈科学研究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| 第22-24页 | 
| (二)舞蹈科学研究者智力结构的基本要素 | 第24-25页 | 
| (三)舞蹈科学研究者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 | 第25-27页 | 
| 三 两校舞蹈科学教学对比及分析 | 第27-34页 | 
| (一)招生选拔 | 第27-28页 | 
| (二)培养目标 | 第28-30页 | 
| (三)主要课程 | 第30-31页 | 
| (四)教学组织结构 | 第31-33页 | 
| (五)教学环境 | 第33-34页 | 
| 四 舞蹈科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——递进、循环 | 第34-40页 | 
| (一)人才培养“宽”而“广” | 第34-37页 | 
| (二)人才选拔培养“精”而“专” | 第37-38页 | 
| (三)“精”而“专”的人才回馈于“宽”而“广” | 第38-40页 | 
| 结语 | 第40-41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2页 | 
| 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