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“德法共治”的理论渊源 | 第18-22页 |
第一节 中国古代“礼法合治”的思想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西方社会道德与法律的治理思想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| 第22-29页 |
第一节 德治与法治的内涵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德治与法治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| 第23-25页 |
一、德治的优势与局限 | 第23-24页 |
二、法治的优势与局限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德治与法治的互补 | 第25-27页 |
一、德治与法治的手段与效果互补 | 第25页 |
二、德治与法治的治理范围互补 | 第25-26页 |
三、德治与法治的治理地位互补 | 第26-27页 |
第四节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“度” | 第27-29页 |
一、确保德治与法治各自独立性 | 第27页 |
二、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边界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新时代“德法共治”的必要性 | 第29-36页 |
第一节 德法共治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在要求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德法共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德法共治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要求 | 第31-34页 |
第四节 德法共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新时代“德法共治”的实现路径 | 第36-44页 |
第一节 坚持党对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领导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营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社会风尚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构建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法治文化 | 第39-41页 |
第四节 培养全民族的法治素养与道德素质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