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31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(EPB)的类型 | 第13-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| 第15-25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5-19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9-20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分析 | 第20-23页 |
1.3.4 EPB未来发展趋势 | 第23-25页 |
1.4 EPB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| 第25-29页 |
1.4.1 EPB的控制结构和工作原理 | 第26页 |
1.4.2 EPB的执行机构和工作原理 | 第26-29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| 第29-31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9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EPB执行机构的建模与仿真 | 第31-46页 |
2.1 无刷直流电机(BLDC)的分析 | 第31-36页 |
2.1.1 BLDC的结构 | 第31页 |
2.1.2 BLDC的工作原理 | 第31-34页 |
2.1.3 BLDC的数学模型 | 第34-36页 |
2.2 滑动丝杆螺母机构和夹紧力的数学模型 | 第36-40页 |
2.3 基于MATLAB/Simulink的模型建立和仿真分析 | 第40-4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3章 EPB控制策略的设计 | 第46-58页 |
3.1 EPB按钮拉起控制策略 | 第46-49页 |
3.2 EPB按钮按下控制策略 | 第49-50页 |
3.3 坡道起步辅助控制策略 | 第50-51页 |
3.4 EPB自动启动控制策略 | 第51-53页 |
3.5 通过CAN总线实现EPB控制策略的方法 | 第53-5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制动盘高温再夹紧功能的研究 | 第58-84页 |
4.1 制动盘升温数学模型 | 第59-61页 |
4.2 制动盘冷却数学模型 | 第61-63页 |
4.3 制动盘冷却过程试验及数据分析 | 第63-72页 |
4.4 制动盘冷却过程位移恢复的仿真研究 | 第72-83页 |
4.4.1 制动器的三维模型和网格模型 | 第72-74页 |
4.4.2 载荷和边界条件的设置 | 第74-77页 |
4.4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7-8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5章 动态紧急制动功能的研究 | 第84-114页 |
5.1 轮胎-路面附着条件的辨识 | 第84-100页 |
5.1.1 单轮汽车模型 | 第85-86页 |
5.1.2 轮胎-路面摩擦模型的选择和辨识方法 | 第86-88页 |
5.1.3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参数辨识算法 | 第88-91页 |
5.1.4 基于MATLAB/Simulink的模型建立 | 第91-94页 |
5.1.5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94-100页 |
5.2 基于最佳滑移率的后轮防抱死制动研究 | 第100-113页 |
5.2.1 双轮汽车模型 | 第100-102页 |
5.2.2 基于Takagi-Sugeno模糊控制算法的机械ABS控制设计 | 第102-105页 |
5.2.3 基于遗传算法对模糊量化因子的离线优化设计 | 第105-109页 |
5.2.4 基于MATLAB/Simulink的模型建立 | 第109-110页 |
5.2.5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110-11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第6章 EPB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试验 | 第114-129页 |
6.1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| 第114-116页 |
6.2 主控MCU选型及其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| 第116-117页 |
6.3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| 第117-121页 |
6.4 路面倾角测量电路设计 | 第121-123页 |
6.5 BLDC驱动电路设计 | 第123-128页 |
6.5.1 BLDC外围电路总体设计 | 第123-124页 |
6.5.2 驱动电路设计 | 第124-125页 |
6.5.3 三相全桥逆变电路设计 | 第125-127页 |
6.5.4 HALL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电路设计 | 第127-128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28-129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129-132页 |
7.1 研究总结 | 第129-130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130-132页 |
致谢 | 第132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3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| 第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