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2-13页 |
缩略词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串联锂电池组的均衡 | 第15-20页 |
1.2.1 锂电池组不均衡现象的原因及危害 | 第15-16页 |
1.2.2 锂电池组的均衡技术 | 第16-18页 |
1.2.3 锂电池组的均衡策略 | 第18-20页 |
1.3 电池管理系统(BMS)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| 第20-22页 |
1.3.1 电池管理系统(BMS) | 第20-21页 |
1.3.2 BMS与均衡系统 | 第21-22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2-24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4.2 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基于SOC变化率的锂电池组均衡策略 | 第24-38页 |
2.1 均衡电路架构及拓扑 | 第24-28页 |
2.1.1 现有均衡电路架构及拓扑概述 | 第24-27页 |
2.1.2 基于Buck-Boost变换器的A-C2C均衡架构 | 第27-28页 |
2.2 均衡策略理论分析 | 第28-34页 |
2.2.1 “容量失配”现象 | 第28-29页 |
2.2.2 均衡策略理论推导 | 第29-32页 |
2.2.3 均衡策略应用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3 均衡控制过程 | 第34-35页 |
2.4 所提均衡策略的优势 | 第35-3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所提均衡策略的实验验证 | 第38-45页 |
3.1 Buck-Boost均衡电路参数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1.1 性能参数 | 第38页 |
3.1.2 电感设计 | 第38页 |
3.1.3 开关管选取 | 第38页 |
3.1.4 控制电路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1.5 辅助电源设计 | 第39页 |
3.2 实验验证 | 第39-44页 |
3.2.1 均衡电路工作验证 | 第40-41页 |
3.2.2 均衡效果验证 | 第41-4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电池管理系统(BMS)方案设计 | 第45-61页 |
4.1 BMS总体方案设计 | 第45-46页 |
4.2 BMS硬件方案设计 | 第46-52页 |
4.2.1 电池模拟前端采集芯片 | 第46-47页 |
4.2.2 基于LTC6803芯片的主从式BMS方案 | 第47-49页 |
4.2.3 基于MC33771芯片的菊链式BMS方案 | 第49-51页 |
4.2.4 BMS功能安全要求 | 第51页 |
4.2.5 SPI和TPL通信方式 | 第51-52页 |
4.3 BMS功能模块 | 第52-55页 |
4.3.1 电池电压检测与均衡模块 | 第52-54页 |
4.3.2 温度检测模块 | 第54页 |
4.3.3 CAN通信模块 | 第54-55页 |
4.4 绝缘检测模块 | 第55-58页 |
4.5 BMS软件系统 | 第58-6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BMS方案实验验证 | 第61-67页 |
5.1 BMS方案设计 | 第61页 |
5.2 实验验证 | 第61-66页 |
5.2.1 基于MC33771芯片的BMS实验验证 | 第61-64页 |
5.2.2 基于LTC6803芯片的BMS实验验证 | 第64-65页 |
5.2.3 绝缘检测实验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7-70页 |
6.1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67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67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