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关于“互联网+制造业”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关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测度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关于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.4 文献评述 | 第16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2.1 信息经济理论 | 第20页 |
2.2 全球价值链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3 国际分工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“互联网+”对制造业分工地位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24-31页 |
3.1 “互联网+”概述 | 第24-25页 |
3.1.1 “互联网+”的定义 | 第24页 |
3.1.2 “互联网+”的特征 | 第24-25页 |
3.2 “互联网+”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机理分析 | 第25-29页 |
3.2.1 价值链升级效应 | 第25-26页 |
3.2.2 产业链延伸效应 | 第26-27页 |
3.2.3 创新促进效应 | 第27-29页 |
3.3 “互联网+”对制造业分行业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基于GVC地位指数的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测算 | 第31-38页 |
4.1 GVC地位指数 | 第31-32页 |
4.2 数据来源与说明 | 第32页 |
4.3 中国制造业GVC地位指数测度 | 第32-34页 |
4.4 中国制造业GVC地位指数国际比较 | 第34-38页 |
第五章 “互联网+”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38-48页 |
5.1 变量选取 | 第38-40页 |
5.2 模型设立 | 第40-41页 |
5.3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1-48页 |
5.3.1 “互联网+”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5.3.2 “互联网+”对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48-50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48-49页 |
6.2 对策建议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