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8页 |
1.2.1 招标代理机构相关研究 | 第10-12页 |
1.2.2 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3 机构选择的常用指标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4 机构选择的主要方法研究 | 第15-18页 |
1.2.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8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相关的基础分析与理论 | 第21-27页 |
2.1 相关基础知识介绍 | 第21-24页 |
2.1.1 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内容 | 第21页 |
2.1.2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发展政策 | 第21-22页 |
2.1.3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范围界定 | 第22-23页 |
2.1.4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特征及选择难点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2 DPSIR模型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模型思路 | 第25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7-43页 |
3.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步骤 | 第27-28页 |
3.1.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27页 |
3.1.2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| 第27-28页 |
3.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| 第28-35页 |
3.2.1 基于DPSIR模型的指标初选 | 第28-31页 |
3.2.2 指标分类的调整 | 第31-34页 |
3.2.3 指标体系概念模型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3.3 指标体系的检验与确立 | 第35-42页 |
3.3.1 指标体系的检验 | 第35-41页 |
3.3.2 指标体系的确立 | 第41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模型建立 | 第43-59页 |
4.1 基于ANP的指标权重确立 | 第43-48页 |
4.1.1 ANP基本原理 | 第43页 |
4.1.2 权重问卷发放与处理 | 第43-45页 |
4.1.3 基于SD软件的权重计算 | 第45-47页 |
4.1.4 指标权重的确立 | 第47-48页 |
4.2 指标体系评分准则确定 | 第48-54页 |
4.2.1 招标代理服务费评分准则 | 第48-50页 |
4.2.2 其他指标评分准则 | 第50-54页 |
4.3 基于ANP-TOPSIS法的选择模型建立 | 第54-57页 |
4.3.1 ANP-TOPSIS模型构建 | 第54-56页 |
4.3.2 基于MATLAB的模型代码编译 | 第56-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模型案例应用 | 第59-65页 |
5.1 企业及项目简介 | 第59页 |
5.2 数据的收集与准备 | 第59-62页 |
5.3 模型应用与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3.1 模型应用 | 第62-63页 |
5.3.2 结果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6.1 研究成果 | 第65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附录 | 第73-101页 |
附录 A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指标调查问卷(第一轮) | 第73-75页 |
附录 B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指标调查问卷分析(第一轮) | 第75-79页 |
附录 C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指标调查问卷(第二轮) | 第79-81页 |
附录 D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指标关联性调查表 | 第81-82页 |
附录 E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指标相对重要性评分表 | 第82-86页 |
附录 F 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指标权重问卷数据处理详表 | 第86-89页 |
附录 G 问卷扫描 | 第89-97页 |
附录 H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相关信息 | 第97-100页 |
附录 I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指标得分表 | 第100-10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