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1.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性能改善 | 第12-15页 |
1.2.1 电极材料的种类 | 第12-13页 |
1.2.2 电极材料的纳米结构控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孔结构的调控 | 第14-15页 |
1.3 g-C_3N_4概述 | 第15-18页 |
1.3.1 g-C_3N_4的结构与特点 | 第15-16页 |
1.3.2 g-C_3N_4的制备和改性 | 第16-18页 |
1.4 g-C_3N_4及其复合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 | 第18-22页 |
1.4.1 超级电容器 | 第19-20页 |
1.4.2 锂离子电池 | 第20-22页 |
1.5 本文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、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检测 | 第24-27页 |
2.1 实验药品与设备 | 第24-25页 |
2.1.1 实验药品 | 第24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24-25页 |
2.2 测试与表征 | 第25-26页 |
2.3 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6-27页 |
2.3.1 电极材料的制备 | 第26页 |
2.3.2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CuO/g-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27-39页 |
3.1 CuO/g-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| 第27-28页 |
3.2 CuO/g-C_3N_4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| 第28-34页 |
3.2.1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2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2.3 微观形貌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4 元素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5 热重分析 | 第32页 |
3.2.6 比表面积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 CuO/g-C_3N_4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3.1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.2 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3 交流阻抗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4 循环性能测试分析 | 第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AgNPs@g-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39-50页 |
4.1 AgNPs@g-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| 第39-40页 |
4.2 AgNPs@g-C_3N_4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2.1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2.2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1页 |
4.2.3 表面形貌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2.4 元素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2.5 比表面积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 AgNPs@g-C_3N_4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44-48页 |
4.3.1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.2 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3.3 交流阻抗分析 | 第47页 |
4.3.4 循环性能测试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Fe_3O_4/g-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50-60页 |
5.1 样品的制备过程 | 第50-51页 |
5.2 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2.1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2.2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2页 |
5.2.3 表面形貌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2.4 比表面积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54-58页 |
5.3.1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3.2 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3.3 交流阻抗分析 | 第57页 |
5.3.4 循环性能测试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60-63页 |
6.1 结论 | 第60-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