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(一)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2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三)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2. 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一、互联网金融消费基础理论 | 第13-17页 |
(一) 互联网金融概念 | 第13页 |
(二) 金融消费者范畴 | 第13页 |
(三) 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| 第13-14页 |
(四) 互联网金融特征 | 第14-17页 |
二、互联网金融常见的侵权形式 | 第17-24页 |
(一)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| 第17-18页 |
(二) 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| 第18-20页 |
(三) 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| 第20-21页 |
(四) 侵害消费者隐私权 | 第21页 |
(五) 侵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权 | 第21-24页 |
三、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| 第24-30页 |
(一) 主要问题 | 第24-28页 |
1. 立法缺失问题 | 第24-26页 |
2. 监管缺位问题 | 第26-27页 |
3. 维权制度问题 | 第27-28页 |
(二) 形成原因 | 第28-30页 |
1. 相关立法滞后 | 第28页 |
2. 互联网金融特性 | 第28-30页 |
四、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国外经验 | 第30-37页 |
(一) 美国模式 | 第30-32页 |
(二) 英国模式 | 第32-34页 |
(三) 日本模式 | 第34-37页 |
五、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| 第37-42页 |
(一) 完善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| 第37页 |
(二) 构建监管体系 | 第37-38页 |
(三) 构建“一站式”维权机制 | 第38页 |
(四) 加强消费者教育 | 第38-39页 |
(五)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9页 |
(六) 完善征信体系 | 第39-40页 |
(七) 加强行业自律 | 第40页 |
(八) 大力发展区块链金融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