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8-9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1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15-23页 |
2.1 个人所得税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15-20页 |
2.1.1 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构成 | 第15-18页 |
2.1.2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| 第18-20页 |
2.2 税收精细化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| 第20-23页 |
2.2.1 税收精细化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1页 |
2.2.2 税收精细化的内涵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现状 | 第23-33页 |
3.1 我国个税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| 第23-24页 |
3.2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特点 | 第24-29页 |
3.2.1 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| 第24-25页 |
3.2.2 费用扣除多采用定额定比扣除 | 第25-27页 |
3.2.3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 | 第27-28页 |
3.2.4 免征额采用集中性大规模调整方式 | 第28页 |
3.2.5 代扣代缴为主要申报方式 | 第28-29页 |
3.3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效果 | 第29-33页 |
3.3.1 个税规模增长较快但地位仍不突出 | 第29-31页 |
3.3.2 工资薪金所得为主要收入项目 | 第31-32页 |
3.3.3 个税再分配调节效果较弱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我国个税存在的问题:基于税收精细化的视角 | 第33-41页 |
4.1 税收精细化是现代个税制度的要求 | 第33-35页 |
4.1.1 现代化的个税需要精细化的税制设计 | 第33页 |
4.1.2 个税税制精细化的具体要求 | 第33-35页 |
4.2 从税收精细化看我国个税的不足 | 第35-41页 |
4.2.1 分类税制模式难以衡量纳税人纳税能力 | 第35-36页 |
4.2.2 费用扣除制度不完善 | 第36-37页 |
4.2.3 缺乏指数化调整机制 | 第37-38页 |
4.2.4 缺乏以家庭作为纳税单位的选择 | 第38页 |
4.2.5 自主申报制度不健全 | 第38-41页 |
第5章 国外个税税制精细化的经验与借鉴 | 第41-55页 |
5.1 国外精细化税制设计 | 第41-52页 |
5.1.1 美国税制精细化 | 第41-45页 |
5.1.2 德国税制精细化 | 第45-48页 |
5.1.3 日本税制精细化 | 第48-52页 |
5.2 国外税制精细化的借鉴意义 | 第52-55页 |
5.2.1 多采用以综合计征为主的税制模式 | 第52页 |
5.2.2 费用扣除规定较为详细 | 第52-53页 |
5.2.3 定期进行指数化调整 | 第53页 |
5.2.4 纳税申报单位可选择 | 第53页 |
5.2.5 代扣代缴与自主申报相结合 | 第53-55页 |
第6章 我国个税税制改革方案设计 | 第55-69页 |
6.1 按照精细化要求完善个税税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| 第55-60页 |
6.1.1 税收精细化的限制条件 | 第55-56页 |
6.1.2 我国建立精细化个税税制的基础 | 第56-60页 |
6.2 我国个税税制完善建议 | 第60-64页 |
6.2.1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| 第60-61页 |
6.2.2 完善费用扣除机制 | 第61-62页 |
6.2.3 建立税收指数化机制 | 第62页 |
6.2.4 增加以家庭作为纳税单位的选择 | 第62-63页 |
6.2.5 建立源泉课征与纳税申报相结合的征管制度 | 第63-64页 |
6.3 对改革方案的效果测算 | 第64-69页 |
6.3.1 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计征的效果测算 | 第64-67页 |
6.3.2 对税收指数化的效果测算 | 第67-69页 |
结束语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