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--旅馆、客栈、招待所论文

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黑龙江乡村民宿设计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乡村民宿设计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注释第15-16页
第二章 东北民俗文化概况第16-27页
    一、东北民俗文化的产生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悠久的历史积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多民族的相互交融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外来文化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独特的气候环境第19页
    二、独特的东北民俗文化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农业生产民俗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工匠艺术民俗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饮食文化民俗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服饰特色民俗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居住建筑民俗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宗教信仰民俗第23-24页
    三、东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24-25页
    四、本章小结第25页
    注释第25-27页
第三章 乡村民宿设计的发展第27-40页
    一、乡村民宿的概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对于乡村民宿的认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对于乡村民宿的认识第27-28页
    二、乡村民宿的建设背景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事业重要组成第29-30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乡村民宿发展现状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乡村民宿发展完善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南方乡村民宿发展较好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国内北方乡村民宿发展落后第35-36页
    四、民俗在民宿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第36页
    五、发展乡村民宿的意义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发展地区经济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保护生态环境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传承本土文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推进新农村建设第37-38页
    六、本章小结第38页
    注释第38-40页
第四章 东北民俗文化在黑龙江乡村民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第40-47页
    一、乡村民宿发展原则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依附旅游资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结合自然资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注重地域特色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发展民俗资源第41页
    二、建设黑龙江乡村民宿条件优势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民俗文化特征明显第43-44页
    三、建设东北民俗文化特色黑龙江乡村民宿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景区轴线—完善景区建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体验轴线—注重体验感受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民俗轴线—发展民俗风情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特色轴线—感受地域特色第45页
    四、本章小结第45-46页
    注释第46-47页
第五章 以东北民俗文化为背景的黑龙江通河乡村民宿改造设计第47-65页
    一、通河乡村民宿设计规划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通河资源概况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通河设计概况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通河乡村民宿设计主题第49页
    二、通河乡村民宿景区设计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亲水景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山林景区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农业景区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民俗文化景区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四季景区第54-55页
    三、通河乡村民宿设计第55-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民宅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居住空间设计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建筑外观设计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院落空间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四、本章小结第64页
    注释第64-65页
结论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守住“灵魂”--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南音曲词推广与实践
下一篇:寒地城市幼儿园游戏空间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