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符号说明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26页 |
1 中医对腰痛的认识 | 第10-18页 |
1.1 病名及其历史沿革 | 第10-11页 |
1.2 病因病机 | 第11-12页 |
1.3 选穴原则 | 第12-13页 |
1.4 中医治疗 | 第13-18页 |
2 现代医学对腰痛的认识 | 第18-22页 |
2.1 概述 | 第18页 |
2.2 病因 | 第18-19页 |
2.3 分型 | 第19-20页 |
2.4 西医治疗 | 第20-22页 |
3 古今文献对麦粒灸的认识 | 第22-25页 |
3.1 概述 | 第22页 |
3.2 治疗特点 | 第22页 |
3.3 作用机理 | 第22-24页 |
3.4 临床应用 | 第24-25页 |
4 小结 | 第25-26页 |
前言 | 第26-27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7-51页 |
1 临床资料 | 第27-30页 |
1.1 病例来源 | 第27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27-28页 |
1.3 纳入标准 | 第28-29页 |
1.4 排除标准 | 第29页 |
1.5 剔除标准 | 第29页 |
1.6 脱落标准 | 第29-30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30-33页 |
2.1 分组方法 | 第30页 |
2.2 治疗方案 | 第30-31页 |
2.3 观察内容 | 第31-32页 |
2.4 安全性评价 | 第32页 |
2.5 治疗后随访 | 第32页 |
2.6 统计方法 | 第32-33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33-51页 |
3.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| 第33-34页 |
3.2 两组患者治疗前腰痛情况比较 | 第34-35页 |
3.3 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 | 第35-36页 |
3.4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(ODI)结果对比 | 第36-38页 |
3.5 JOA下腰痛评价表结果对比 | 第38-40页 |
3.6 简式McGill疼痛量表(SF-MPQ)结果对比 | 第40-49页 |
3.7 腰部活动度及压痛结果对比 | 第49-50页 |
3.8 随访结果 | 第50-51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51-59页 |
1 选穴分析 | 第51-54页 |
1.1 针刺选穴分析 | 第51-53页 |
1.2 麦粒灸选穴分析 | 第53-54页 |
2 相关因素分析 | 第54页 |
3 安全性评价分析 | 第54-55页 |
4 统计结果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1 临床病例样本量不足 | 第55页 |
4.2 疼痛评价量表的重复性 | 第55页 |
4.3 疼痛评价方式不同 | 第55-56页 |
4.4 部分症状评价没有相应量表 | 第56页 |
4.5 课题经费不足 | 第56页 |
4.6 国人对性的保守风气 | 第56页 |
5 临床研究中的发现 | 第56-59页 |
5.1 麦粒灸的临床运用与观察 | 第56页 |
5.2 治腰亦治颈 | 第56-57页 |
5.3 麦粒灸改善足底或足趾麻木症状 | 第57-58页 |
5.4 腰痛症状越重,越能体现麦粒灸治疗优势 | 第58页 |
5.5 腰痛患者辨证辨经分组 | 第58页 |
5.6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| 第58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1 结论 | 第59页 |
2 不足与展望 | 第59-60页 |
2.1 不足之处 | 第59页 |
2.2 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4页 |
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