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13-14页 |
综述 痹证病症模型的研究进展 | 第14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-29页 |
前言 | 第29-30页 |
第一部分 寒、热痹证大鼠模型的研究 | 第30-50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5页 |
1.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30页 |
2.实验仪器 | 第30-31页 |
3.实验动物 | 第31页 |
4.实验方法 | 第31-35页 |
结果 | 第35-46页 |
1.寒、热因素的引入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患足50%机械痛反应值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寒、热因素的引入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患足痛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寒、热因素的引入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腋温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寒、热因素的引入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重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5.寒、热因素的引入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饮食量、饮水量以及尿量重的影响 | 第39页 |
6.蛋白芯片检测结果 | 第39-46页 |
讨论与结论 | 第46-50页 |
第二部分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痛觉过敏干预作用的研究 | 第50-67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50-54页 |
1.实验药品和试剂 | 第50-51页 |
2.实验方法 | 第51-54页 |
结果 | 第54-64页 |
1.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50%机械痛反应值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2.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痛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3.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脊髓中FKN、CX3CR_1、NMDA表达的影响(WB) | 第56-59页 |
4.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患侧脊髓背角、背根神经节FKN、CX3CR_1、 CD11b/c、NMDAR表达的影响(免疫组化) | 第59-64页 |
讨论与结论 | 第64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附录 | 第73-81页 |
附图1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患侧脊髓背角FNK表达的影响(200×) | 第73-74页 |
附图2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患侧脊髓背角CR3CR_1表达的影响(200×) | 第74-75页 |
附图3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患侧脊髓背角CD11b/c表达的影响(200×) | 第75-76页 |
附图4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患侧脊髓背角NMDA表达的影响(200×) | 第76-77页 |
附图5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背根神经节FNK表达的影响(400×) | 第77-78页 |
附图6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背根神经节CR3CR_1表达的影响(400×) | 第78-79页 |
附图7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背根神经节CD11b/c表达的影响(400×) | 第79-80页 |
附图8 乌头对寒、热痹证大鼠背根神经节NMDAR表达的影响(400×)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