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文教区规划论文

基于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参与性校园景观设计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相关概念第14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8-19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框架第21-22页
    1.6 创新点第22-23页
第2章 校园景观环境中的大学生行为模式研究第23-41页
    2.1 大学生行为调查问卷分析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调研概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调查总结第30页
    2.2 大学生内潜行为概念及特征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内潜行为概念及类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内潜行为特征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2.3 大学生外显行为概念及特征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外显行为概念及类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外显行为特征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2.4 大学生行为对校园景观的需求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趣味性与创新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可达性与便捷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专属性与特定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舒适性与引导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认同感与归属感第40-41页
第3章 基于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参与性校园景观设计研究第41-57页
    3.1 参与性校园景观的概念第41页
    3.2 参与性校园景观分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内心参与和行为参与第42页
    3.3 参与性校园景观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满足个性化需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缓解精神压力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激发潜在能力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增加归属感与认同感第43-44页
    3.4 国内外案例分析及现存问题第4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Tanner Fountain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马萨诸塞州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宿舍区景观设计Mass Art used landscape design Mass Art used landscape design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于默奥大学校园景观Umea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武汉大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武汉理工大学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华中科技大学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国内大学校园景观存在的不足第53-57页
第4章 参与性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营造策略第57-69页
    4.1 参与性校园景观创新设计原则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人性化原则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教育性原则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促进社交原则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多样性教学环境原则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情感共鸣原则第59页
    4.2 叙事型参与性景观设计的营造策略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贯穿故事情节的景观形态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丰富视觉层次的景观空间第60-61页
    4.3 主题型参与性景观设计的营造策略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专业特点与校园景观的融合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植物与校园景观的搭配第62-63页
    4.4 趣味型参与性景观设计的营造策略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挑战性的景观小品营造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创新性的景观小品营造第64-65页
    4.5 实践型参与性景观设计的营造策略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创建专属实践基地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开展实践性的景观活动第65-66页
    4.6 展示型参与性景观设计的营造策略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开创展示平台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形成标志性景观区域第67页
    4.7 高科型参与性景观设计的营造策略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使用灯光音乐渲染气氛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使用网络建立联系第68-69页
第5章 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参与性校园景观设计实践探索第69-90页
    5.1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景观设计第69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项目概况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设计目标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概念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总体布局设计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节点设计第73-79页
    5.2 贵州工商学院景观设计第79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项目概况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概念设计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总体布局设计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节点设计第83-88页
    5.3 设计总结第88-90页
全文总结第90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7页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97-98页
附录1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景观设计方案草图第98-103页
附录2 贵州工商学院景观设计方案草图第103-106页
附录3 基于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参与性校园景观设计研究问卷调查第106-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横截面形状对类岩石试样的宏细观力学行为影响研究
下一篇:基于多元感官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