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矿坑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2 矿坑疏干排水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2 元宝山露天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| 第16-32页 |
2.1 位置与交通 | 第16-17页 |
2.2 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| 第17页 |
2.3 元宝山露天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| 第17-23页 |
2.3.1 地表水 | 第17页 |
2.3.2 第四系含水层及隔水层 | 第17-19页 |
2.3.3 基岩含水层及隔水层 | 第19-22页 |
2.3.4 地下水的补给、径流、排泄条件 | 第22页 |
2.3.5 矿区水文地质类型 | 第22-23页 |
2.4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| 第23-31页 |
2.4.1 采场南帮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| 第23-25页 |
2.4.2 采场东帮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| 第25-27页 |
2.4.3 内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| 第27-28页 |
2.4.4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工程地质分区 | 第28-31页 |
2.5 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分析 | 第32-50页 |
3.1 地下水控制现状 | 第32-33页 |
3.2 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水源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2.1 地下水 | 第33-35页 |
3.2.2 大气降水 | 第35页 |
3.2.3 河流渗漏 | 第35页 |
3.2.4 含水层补给、排泄条件及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| 第35-36页 |
3.3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涌水量预测 | 第36-48页 |
3.3.1 降雨径流量的计算 | 第37-40页 |
3.3.2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地下涌水量预测模型 | 第40-45页 |
3.3.3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地下水涌水量预测 | 第45-48页 |
3.4 小结 | 第48-50页 |
4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研究 | 第50-73页 |
4.1 内排土场排水原则及排水设施 | 第50-51页 |
4.1.1 防排水的一般原则 | 第50页 |
4.1.2 排水设施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4.2 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规划 | 第51-53页 |
4.3 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研究 | 第53-69页 |
4.3.1 疏干井设计 | 第53-57页 |
4.3.2 导水管沟设计 | 第57-66页 |
4.3.3 导水盲沟设计 | 第66-68页 |
4.3.4 回填砾石渗水层设计 | 第68-69页 |
4.4 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方案研究 | 第69-72页 |
4.4.1 大气降水控制 | 第69页 |
4.4.2 河流渗漏控制 | 第69页 |
4.4.3 地下水控制 | 第69-71页 |
4.4.4 排水能力分析 | 第71-72页 |
4.5 小结 | 第72-73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4页 |
5.1 结论 | 第73页 |
5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6-78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