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我国老龄化现状 | 第10页 |
1.1.2 城乡结合部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6页 |
1.3.1 城乡结合部 | 第13-14页 |
1.3.2 公共空间 | 第14-15页 |
1.3.3 社会维度 | 第15页 |
1.3.4 异质空间 | 第15-16页 |
1.4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| 第16-19页 |
1.4.1 国外适老化公共空间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4.2 国内适老化公共空间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5 研究对象及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5.1 研究对象 | 第19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6 重难点与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1.6.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| 第20页 |
1.6.2 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1.7 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2 城乡结合部公共空间的基本特性研究 | 第22-32页 |
2.1 公共空间分类及特征 | 第22-23页 |
2.1.1 散点空间 | 第22-23页 |
2.1.2 线性空间 | 第23页 |
2.1.3 面域型空间 | 第23页 |
2.2 使用人群特征及空间功能 | 第23-24页 |
2.2.1 使用人群特征 | 第23-24页 |
2.2.2 空间功能 | 第24页 |
2.3 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特点 | 第24-29页 |
2.3.1 边界效应 | 第25页 |
2.3.2 “凹进”效应 | 第25-26页 |
2.3.3 聚集效应 | 第26-29页 |
2.4 公共空间适老性现状 | 第29-31页 |
2.4.1 缺乏空间层级 | 第29页 |
2.4.2 空间环境品质差 | 第29-30页 |
2.4.3 对老年人缺乏社会属性的考量 | 第30-31页 |
2.5 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城乡结合部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| 第32-39页 |
3.1 公共空间与老年人活动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3.1.1 公共空间与老年人活动的依存关系 | 第32-33页 |
3.1.2 老年人社会活动频率影响因素 | 第33页 |
3.2 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特点 | 第33-36页 |
3.2.1 安全需求 | 第34页 |
3.2.2 尊重需求 | 第34-35页 |
3.2.3 归属感需求 | 第35-36页 |
3.3 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问题 | 第36-37页 |
3.3.1 缺少交流的空间 | 第36页 |
3.3.2 多样的活动需求在空间无法被满足 | 第36-37页 |
3.3.3 缺少“模糊”空间 | 第37页 |
3.4 影响公共空间适老性的空间要素 | 第37-38页 |
3.4.1 开放性 | 第37-38页 |
3.4.2 包容性 | 第38页 |
3.4.3 多样性 | 第38页 |
3.5 小结 | 第38-39页 |
4 实地调研与分析 | 第39-68页 |
4.1 案例背景介绍 | 第39-44页 |
4.1.1 案例代表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1.2 案例简述 | 第40-44页 |
4.2 调研内容 | 第44-45页 |
4.2.1 老年人的人口特征 | 第44页 |
4.2.2 老年人社会活动与空间特质 | 第44-45页 |
4.2.3 老年人社会行为与时空边界 | 第45页 |
4.3 调研方法 | 第45-49页 |
4.3.1 定点观察 | 第46-48页 |
4.3.2 半结构访谈 | 第48-49页 |
4.3.3 路径跟随 | 第49页 |
4.3.4 文献调研法 | 第49页 |
4.3.5 无人机观测 | 第49页 |
4.4 空间现状与老年人社会活动的关联性调研 | 第49-67页 |
4.4.1 老年人的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特点 | 第50-55页 |
4.4.2 老年人居住分布特点 | 第55-57页 |
4.4.3 老年人公共空间的聚集度 | 第57-62页 |
4.4.4 特定社会活动下的空间构成要素及空间特征分析 | 第62-65页 |
4.4.5 社会活动时空边界变化 | 第65-67页 |
4.5 小结 | 第67-68页 |
5 社会维度下的适老化公共空间布局与特征 | 第68-90页 |
5.1 不同视角下公共空间布局的相异性 | 第68-70页 |
5.1.1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空间布局 | 第68-69页 |
5.1.2 社会维度视角下的空间布局 | 第69-70页 |
5.2 适老化公共空间布局 | 第70-78页 |
5.2.1 “多核心”模式的空间分布 | 第70-74页 |
5.2.2 “时间-空间”模式的空间分布 | 第74-76页 |
5.2.3 “人际关系网络”模式的空间分布 | 第76-78页 |
5.3 适老化物理空间要素变异特征 | 第78-82页 |
5.3.1 边界 | 第78-80页 |
5.3.2 尺度 | 第80-82页 |
5.4 适老化的异质空间-“结界” | 第82-89页 |
5.4.1 动因与要素 | 第84-88页 |
5.4.2 结界属性 | 第88-89页 |
5.5 小结 | 第89-90页 |
6 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启示 | 第90-96页 |
6.1 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| 第90-91页 |
6.1.1 满足老年人社会活动需求为原则 | 第90-91页 |
6.1.2 时间-空间设计原则 | 第91页 |
6.1.3 因地制宜设计原则 | 第91页 |
6.2 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| 第91-96页 |
6.2.1 从社会活动入手设计公共空间 | 第92-93页 |
6.2.2 充分考虑异质空间中的“结界” | 第93-94页 |
6.2.3 空间设计精细化 | 第94-96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96-98页 |
7.1 结论 | 第96页 |
7.2 展望 | 第96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1页 |
附录1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| 第101-102页 |
附录2 访谈问卷 | 第102-103页 |
附录3 访谈记录 | 第103-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