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实验内容 | 第12-35页 |
体内动物实验 | 第12-19页 |
1. 实验动物 | 第12页 |
2. 基因工程小鼠的构建 | 第12-13页 |
3. 动物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| 第13-14页 |
4. 组织样品收集及处理 | 第14-15页 |
5. 组织病理学检测与评价 | 第15-18页 |
6. 腺病毒注射 | 第18-19页 |
体外细胞实验 | 第19-22页 |
1. 原代肝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| 第19-20页 |
2. 细胞缺氧/复氧实验 | 第20页 |
3. 质粒转染细胞 | 第20-21页 |
4. 细胞流式检测 | 第21页 |
5. 乳酸脱氢酶(LDH)检测实验 | 第21-22页 |
6. 细胞活性MTT实验 | 第22页 |
分子生物实验操作 | 第22-31页 |
1. ELISA实验的操作 | 第22-24页 |
2. 实时定量PCR (qPCR)的操作 | 第24-26页 |
3. Western blot实验的操作 | 第26-29页 |
4.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(Co-IP) | 第29-30页 |
5. 谷胱甘-S-肽转移酶(GST)沉淀实验 | 第30-31页 |
相关的材料和方法 | 第31-35页 |
1. 人体组织样品 | 第31页 |
2.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 蛋白抗体列表 | 第32-33页 |
4. 基因小鼠构建相关引物 | 第33页 |
5. 质粒构建引物 | 第33-34页 |
6. qPCR引物列表 | 第34-35页 |
实验结果 | 第35-57页 |
1. DUSP14在缺血再灌注后的肝脏中表达减少 | 第35-37页 |
2. DUSP14参与调节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| 第37-41页 |
3. DUSP14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炎症反应 | 第41-45页 |
4. DUSP14减少缺血再灌注时的细胞死亡,促进细胞增殖 | 第45-48页 |
5. DUSP14通过TAK1-MAPK通路调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| 第48-53页 |
6. DUSP14与TAK1直接相互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| 第53-57页 |
全文讨论 | 第57-5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59-85页 |
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综述 | 第59-85页 |
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| 第59-60页 |
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类 | 第60-64页 |
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过程 | 第64-71页 |
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其他脏器的影响 | 第71-80页 |
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| 第80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101页 |
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101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