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基础科学论文--水产生物学论文--水产动物学论文

云纹石斑鱼、鞍带石斑鱼及杂交子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及亲缘关系分析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引言第13-14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-21页
    1.1 鱼类育种技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择育种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杂交育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雌、雄核发育育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分子标记和分子辅助育种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第16页
    1.2 微卫星标记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卫星标记的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1.3 微卫星标记在鱼类遗传学上的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物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7-18页
    1.4 亲子关系鉴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亲子关系鉴定的概念及原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亲子鉴定的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微卫星DNA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数量遗传在水产育种上的研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数量性状与数量遗传学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数量遗传学在育种中的作用第19页
    1.6 形态差异分析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1.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-21页
第二章 杂交种云龙斑与亲本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第21-3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材料来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可数性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可量性状及框架性状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数据处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可数性状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可量性状及框架性状分析第24页
    2.4 结果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可数性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单因素方差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判别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主成分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聚类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5 讨论第31-32页
    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 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及其杂交后代遗传性状分析第33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样品采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DNA提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CR反应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染色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数据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微卫星PCR结果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Hardy-Weinberg平衡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指数第41-42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42-44页
   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杂交种云龙斑与亲本群体的亲缘关系鉴定第45-6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家系建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DNA提取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荧光引物的合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PCR反应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数据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48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因分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遗传参数信息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混养家系的亲缘关系鉴定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家系数量性状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63-65页
    小结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5页
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5-76页
课题资助项目第76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体外培养人记忆B细胞研发抗H1N1流感病毒中和抗体
下一篇:机构投资者类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