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真空电子学(电子物理学)论文--凝聚态物理学论文

具有交换偏置多层膜中的自旋泵浦效应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1页
    引言第9页
    1.1 自旋电子学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自旋电子学的发展与建立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自旋电子学的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自旋电子学的前沿第12-15页
    1.2 反铁磁自旋电子学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反铁磁自旋电子学的兴起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反铁磁自旋电子学的前沿第19-20页
    1.3 论文工作设计第20-21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验基础第21-38页
    引言第21页
    2.1 磁化强度动力学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Landau-Liftshitz-Gilbert方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无阻尼进动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阻尼进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考虑电流诱导的自旋轨道力矩的LLG方程第24-28页
    2.2 自旋泵浦效应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自旋泵浦效应产生纯自旋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磁化强度动力学对自旋泵浦效应的描述第29页
    2.3 自旋整流效应的相关介绍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广义欧姆定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整流中相关磁电阻的介绍第30-32页
    2.4 铁磁/反铁磁体系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交换偏置的诱导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交换偏置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交换偏置场引起的交换弹簧结构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反铁磁中微观磁矩动力学的简单介绍第35-36页
    2.5 实验仪器介绍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磁控溅射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振动样品磁强计(VSM)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电测量系统第37-38页
第三章 具有交换偏置的多层膜中阻尼的相关研究第38-51页
    引言第38页
    3.1 样品的制备第38-39页
    3.2 通过VSM表征交换偏置样品的基本磁学性质第39-41页
    3.3 通过ST-FMR表征交换偏置样品的阻尼因子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ST-FMR的测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ST-FMR表征样品的阻尼因子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IrMn厚度样品的阻尼因子第45-46页
    3.4 结论与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样品的阻尼增量随交换偏置场的变化关系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理论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具有交换偏置多层膜中面内自旋整流线型的分析第51-64页
    引言第51页
    4.1 面内AMR整流理论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微波磁场对AMR整流线型的贡献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自旋霍尔效应对AMR整流线型的贡献第53-54页
    4.2 交换偏置场对面内AMR自旋整流线型的影响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交换偏置场对共振峰位置的影响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交换偏置场对AMR角度依赖关系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AMR整流线型的定性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结束语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动量空间中原子、分子、团簇相互作用研究
下一篇:铁磁/重金属结构及人工反铁磁中自旋轨道耦合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