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问题的提出 | 第12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二、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(一)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| 第13-15页 |
(二)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| 第15-17页 |
(三)FDI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(四)人力资本与FDI技术溢出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
(五)文献总结 | 第19页 |
三、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(一)论文框架 | 第19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四、创新与不足 | 第20-22页 |
(一)创新之处 | 第20页 |
(二)不足之处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| 第22-30页 |
一、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量 | 第22-23页 |
(一)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产销量 | 第22页 |
(二)合资车企与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对比 | 第22-23页 |
二、我国汽车从业人员的现状 | 第23-26页 |
(一)汽车人才引进有所增长 | 第23-24页 |
(二)工程技术人员占比小 | 第24-25页 |
(三)汽车人才培养不足 | 第25-26页 |
三、我国汽车产业FDI现状 | 第26-28页 |
(一)我国汽车产业历年的FDI | 第26-27页 |
(二)我国汽车产业FDI投资布局 | 第27-28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人力资本、FDI对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30-36页 |
一、内生增长理论 | 第30-32页 |
(一)内生增长理论 | 第30-31页 |
(二)内生增长模型 | 第31-32页 |
二、技术进步的测度 | 第32-33页 |
(一)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 | 第32页 |
(二)DEA模型 | 第32-33页 |
三、人力资本、FDI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| 第33-36页 |
(一)人力资本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| 第33-34页 |
(二)FDI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| 第34页 |
(三)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人力资本、FDI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36-50页 |
一、参数法实证分析 | 第36-40页 |
(一)模型设定 | 第36页 |
(二)数据处理 | 第36-38页 |
(三)模型结果分析 | 第38-40页 |
二、非参数法实证分析 | 第40-47页 |
(一)全要素生产率的求解 | 第40-41页 |
(二)FDI对我国汽车产业溢出效应的检验 | 第41-45页 |
(三)人力资本、FDI的交互检验 | 第45-47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47-50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50-54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50-51页 |
二、政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(一)加强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| 第51页 |
(二)提高FDI引进质量 | 第51页 |
(三)优化资源配置,提高资源利用率 | 第51-52页 |
(四)增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