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

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研究

致谢第1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综述第10-20页
 1. 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南京独特的水环境第10页
   ·南京浓厚的园林历史底蕴第10页
   ·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第10-11页
   ·南京城市滨水公园建设的发展第11页
 2. 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营造优美的滨水植物景观空间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构建和谐的城市滨水休闲环境第12页
     ·打造健康的生态城市环境第12页
 3. 相关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·城市滨水的概念第12页
   ·城市滨水公园的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·植物景观第13页
 4. 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-18页
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概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有关城市滨水公园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·有关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与造景艺术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研究动态第15-18页
 5. 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1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文献理论研究第18页
     ·调查实践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统计分析数据第19页
     ·学科综合研究第19页
 6. 论文的创新点第19-20页
第二章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概况第20-26页
 1. 南京地域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·地理位置第20页
   ·地形地貌第20页
   ·气候第20页
   ·土壤第20-21页
   ·植物资源第21页
 2. 南京园林概况及园林景观特色第21-22页
   ·南京园林概况第21页
   ·南京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城市内外植物景观渗透融合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山水城市特色融于植物景观第22页
     ·古都文化沉淀于植物景观第22页
 3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的基本类型第22-24页
   ·滨江类公园第22-23页
   ·滨湖类公园第23页
   ·滨河类公园第23-24页
   ·滨泉类公园第24页
 4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的功能第24-26页
   ·生态功能第24-25页
   ·景观功能第25页
   ·社会功能第25页
   ·文化功能第25页
   ·经济功能第25-26页
第三章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6-43页
 1. 调查对象第26-27页
 2. 样地选择及调查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·样地选择第27-28页
   ·调查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总体普查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样地详查第29页
 3. 研究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·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第29页
   ·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密度与相对密度第30页
     ·相对显著度与相对投影盖度第30页
     ·相对重要值第30-31页
   ·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物种丰富度指数第31页
     ·Simpson 指数第31页
     ·Shannon-Wiener 指数第31页
     ·Pielou 均匀度指数第31-32页
 4. 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2-41页
   ·南京城市滨水公园物种组成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南京城市滨水公园绿地植物类型组成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·乔木层数量特征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·灌木层数量特征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·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样地绿地类型不同的比较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样地所属区域不同的比较第40-41页
 5. 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分析第43-57页
 1. 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基础第43-45页
   ·AHP 方法的基本原理第43页
   ·AHP 方法的具体步骤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的比较第44页
     ·一致性检验第44页
     ·最佳方案的确定第44页
   ·运用AHP 方法的注意事项第44页
   ·AHP 层次分析法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中的应用第44-45页
 2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分析第45-56页
   ·评价对象的选取第45页
   ·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第45页
   ·AHP 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5-51页
     ·确立评价因子,确定评分标准第45-49页
     ·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第49页
     ·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综合评价分值确定第5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 ·判断矩阵的构造与排序第51-54页
     ·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分析第54-56页
 3. 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五章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滨水植物景观优化设计第57-68页
 1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类型第57-58页
   ·开敞型滨水植物景观带第57页
   ·疏林草地型滨水植物景观带第57-58页
   ·密林式滨水植物景观带第58页
 2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现状第58-61页
   ·开敞型滨水植物景观带较少,无法满足游客亲水需求第59页
   ·水生植物应用较少,水面植物景观单调第59页
   ·滨水植物景观乔木层种类单一第59-60页
   ·植物景观养护管理不到位第60-61页
 3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的优化设计原则第61-62页
   ·以人为本原则第61页
   ·生态优先原则第61-62页
   ·满足亲水需求原则第62页
   ·传承文脉原则第62页
 4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滨水植物景观优化的植物选择第62-63页
   ·滨水绿地中亲水空间的植物选择第62页
   ·滨水绿地中水岸线景观的植物选择第62-63页
 5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滨水区植物景观的优化建议第63-67页
   ·增加开敞型滨水植物景观带第63页
   ·丰富滨水区乔木层植物景观层次第63-64页
   ·增加水生植物的应用,丰富水面植物景观第64-66页
   ·适当引进观赏草植物景观,增加自然野趣第66-67页
   ·加强植物景观与水体结合第67页
 6. 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六章 结论第68-70页
 1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植物应用情况分析第68-69页
 2.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绿地综合评价第69-70页
图片来源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附录1 南京城市滨水公园主要植物名录表第74-85页
附录2 评价样地照片图版第85-88页
详细摘要第88-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家用木质桑拿房模块化设计研究
下一篇:常州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