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关于对外贸易中内涵能源的问题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关于对外贸易中内涵能源的问题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对外贸易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4 对外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1.5 本文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能源消耗的相关概念及量化分析方法 | 第18-24页 |
2.1 能源消耗的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1 能源以及能源消耗 | 第18页 |
2.1.2 能源消耗强度 | 第18-19页 |
2.2 能源消耗量化分析方法—投入产出法 | 第19-21页 |
2.2.1 投入产出法 | 第19页 |
2.2.2 投入产出表 | 第19-20页 |
2.2.3 相关指标 | 第20-21页 |
2.3 能源消耗分析方法—LMDI(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) | 第21-24页 |
2.3.1 LMDI(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) | 第21-22页 |
2.3.2 LMDI因素分解法推导过程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中德美日出口贸易现状及能耗情况 | 第24-31页 |
3.1 中德美日出口贸易现状对比分析 | 第24-27页 |
3.1.1 中德美日出口贸易发展强劲 | 第24-25页 |
3.1.2 中德美日四国主要出口行业的比较 | 第25-27页 |
3.2 中德美日四国能耗状况对比分析 | 第27-30页 |
3.2.1 中德美日四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 | 第27-28页 |
3.2.2 中德美日四国三大产业能耗状况 | 第28-3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| 第31-36页 |
4.1 出口贸易中能源消耗计算模型 | 第31-32页 |
4.1.1 出口行业的能耗强度计算方法 | 第31-32页 |
4.1.2 测算对外贸易活动中总能源消耗的方法 | 第32页 |
4.2 出口贸易中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模型 | 第32-34页 |
4.3 数据来源与处理 | 第3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5章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贸易中能耗的实证分析 | 第36-54页 |
5.1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贸易活动中能耗强度及变化分析 | 第36-47页 |
5.1.1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贸易活动中直接排放强度测算 | 第36-39页 |
5.1.2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贸易中完全能耗强度测算 | 第39-43页 |
5.1.3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贸易中的能源消耗量分析 | 第43-47页 |
5.2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贸易中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| 第47-5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| 第54-5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1.1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贸易中的完全能耗强度普遍降低 | 第54页 |
6.1.2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贸易中的能源消耗总量增加 | 第54页 |
6.1.3 中德美日四国出口规模变化、结构变化、强度变化效应 | 第54-55页 |
6.2 主要贸易大国出口贸易中能源消耗的政策建议 | 第55-58页 |
6.2.1 转变产品贸易增长模式,优化出口贸易结构 | 第55-56页 |
6.2.2 利用差别性税收政策调整出口贸易结构 | 第56页 |
6.2.3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,引进创新型人才,从源头上减少出口贸易能耗强度 | 第56页 |
6.2.4 通过财税与金融政策来挖掘出口行业部门的节能潜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