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1-15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1.2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1.2.1 运动估计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1.2.2 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| 第16-17页 |
| 1.3 卫星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理论分析 | 第17-19页 |
| 1.3.1 卫星视频的特点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1.3.2 几个关键问题 | 第18-19页 |
| 1.4 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9-21页 |
| 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1.4.2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20-21页 |
| 2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概述 | 第21-31页 |
| 2.1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基本概念 | 第21页 |
| 2.2 一般图像降质模型 | 第21-22页 |
| 2.3 模糊函数估计 | 第22-23页 |
| 2.4 几种超分辨率重建经典算法 | 第23-29页 |
| 2.4.1 频域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2.4.2 非均匀插值法 | 第24-25页 |
| 2.4.3 迭代反投影法 | 第25-27页 |
| 2.4.4 确定性正则化方法 | 第27页 |
| 2.4.5 SA算法 | 第27-28页 |
| 2.4.6 算法比较 | 第28-29页 |
| 2.5 超分辨率重建质量评价 | 第29-31页 |
| 2.5.1 主观评价 | 第29页 |
| 2.5.2 客观评价 | 第29-31页 |
| 3 全局运动估计适用性分析 | 第31-50页 |
| 3.1 亚像素级全局运动估计方法 | 第31-35页 |
| 3.1.1 Vandewalle方法 | 第31-33页 |
| 3.1.2 金字塔LK光流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3.2 运动目标对全局运动估计精度的影响 | 第35-49页 |
| 3.2.1 实验一 含有快速运动物体的全局运动估计 | 第36-44页 |
| 3.2.2 实验二 含有中速运动物体的全局运动估计 | 第44-49页 |
| 3.3 实验分析及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4 F-MSA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| 第50-63页 |
| 4.1 SA算法鲁棒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4.2 MSA算法 | 第51-54页 |
| 4.2.1 MSA算法原理 | 第51-52页 |
| 4.2.2 MSA算法问题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4.3 F-MSA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| 第54-57页 |
| 4.3.1 F-MSA算法原理 | 第54-57页 |
| 4.3.2 F-MSA算法流程 | 第57页 |
| 4.4 实验及分析 | 第57-63页 |
| 4.4.1 实验一 卫星视频序列仿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 | 第57-60页 |
| 4.4.2 实验二 “吉林一号”卫星视频序列影像超分辨率重建 | 第60-63页 |
| 5 基于Kriging插值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| 第63-73页 |
| 5.1 全局运动估计值对运动目标重建的影响 | 第63-66页 |
| 5.1.1 运动目标拖尾现象 | 第63-64页 |
| 5.1.2 拖尾现象解决方法 | 第64-66页 |
| 5.2 基于Kriging插值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| 第66-70页 |
| 5.2.1 Kriging插值原理 | 第66-68页 |
| 5.2.2 变异函数的选取 | 第68-69页 |
| 5.2.3 Kriging算法流程 | 第69-70页 |
| 5.3 实验及分析 | 第70-73页 |
| 6 总结和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6.1 总结 | 第73页 |
| 6.2 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8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80-82页 |
| 学位数据集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