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软件工程论文

交互设计—移动互联网时代,智能手机界面设计过程中交互设计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移动时代的到来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移动时代的概念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移动时代相较于互联网时代的优越性第9-10页
    1.3 交互设计起源及发展历程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萌芽阶段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初创阶段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奠基阶段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发展阶段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飞跃阶段第11页
    1.4 交互设计的概念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交互的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交互设计的概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移动时代背景下智能手机交互设计概念解读第12-14页
第二章 以用户的视角看问题第14-18页
    2.1 用户研究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问卷调查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可用性测试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眼动仪分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用户访谈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焦点小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数据分析第16页
    2.2 用户画像第16页
    2.3 绘制用户历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用户历程的优势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用户历程设计过程第17-18页
第三章 做一个故事的编制者第18-19页
    3.1 三段式结构第18-19页
第四章 移动界面交互设计中的九种状态设计第19-35页
    4.1 等待状态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等待状态存在的意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等待状态的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刻意的营造等待状态,让用户慢下来第20-21页
    4.2 初始状态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展示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,彰显自己产品的独特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明确用户定位,告诉他“我在哪儿”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精美的界面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智能推送,让用户自己选择第23页
    4.3 寻找(搜索)状态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搜索的四种状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搜索中应该注意的细节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搜索中状态的选择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搜索栏位置的摆放第26页
    4.4 无数据状态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无数据状态内容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无数据状态处理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4.5 浏览信息状态第29-30页
    4.6 确认状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反馈操作结果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关键环节用户再次确认第30-31页
    4.7 性能状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《2014中国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白皮书》给予我们的警示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提高产品性能的三个原则第32页
    4.8 结束状态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疼痛体验终止原理的应用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要在结束的时掉链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8.3 不好的结尾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4.9 中断状态第34-35页
第五章 增加峰值体验第35-38页
    5.1 感受自我与回忆自我第35-36页
    5.2 做好峰值瞬间体验的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增加情感化设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站在整体的角度审视问题第36-38页
第六章 移动界面交互设计主流思想及未来发展趋势第38-52页
    6.1 交互设计主流思想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服务设计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情感化设计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.用户体验第43-47页
    6.2 移动界面交互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语音交互生态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VR交互设计第50-52页
第七章 总结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附:毕业设计作品简介第55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证候学研究
下一篇:Brevinin-2家族抗菌肽构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