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隧道施工论文--施工机械论文

TBM单/双滚刀破岩理论分析及点压破岩实验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背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TBM及破岩理论发展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TBM介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TBM的发展动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TBM的发展动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外滚刀破岩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第19-20页
第二章 盘形滚刀受力预测模型及破岩机理第20-36页
    2.1 盘形滚刀结构及特性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滚刀分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滚刀结构与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盘型滚刀在刀盘上布置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岩石特性与破碎理论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岩石的分类和强度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岩石的本构理论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岩体破碎理论第28页
    2.3 滚刀受力预测模型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滚刀受力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滚刀的受力预测模型第29-34页
    2.4 滚刀破岩机理第34-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 TBM盘形滚刀点压破岩仿真第36-44页
    3.1 有限元软件ABAQUS概述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有限元法介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ABAQUS软件简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ABAQUS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7-38页
    3.2 滚刀与岩石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破岩模型建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边界条件与接触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第39-40页
    3.3 仿真结果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岩石的Mises应力云图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元块的应力变化曲线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岩石最大应力值第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四章 TBM盘形滚刀点压破岩实验第44-56页
    4.1 实验系统介绍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HYE-2000型压力试验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滚刀与岩样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检测设备第46-47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案及步骤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方案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步骤第48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分析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破碎情况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检测情况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4.4 理论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五章 TBM双滚刀线性与回转破岩仿真第56-68页
    5.1 TBM双滚刀线性破岩模型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线性破岩模型建立第56页
    5.2 线性破岩仿真结果分析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双滚刀同时加载下刀间距对花岗岩破碎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双滚刀顺次加载下刀间距对花岗岩破碎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双滚刀顺次加载间距对破岩效果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5.3 TBM双滚刀回转破岩模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仿真模型建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回转切削力学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5.4 回转破岩仿真结果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滚刀回转切削特性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双滚刀同时回转切削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双滚刀顺次回转切削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8-69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作者简介第74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合材料三维织造Z向增强技术研究
下一篇:复合材料厚壁件内外一体化浸渍成形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