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土力学论文--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

地震波入射方向对边坡地震响应影响的超声模拟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模拟研究概况第10-12页
    1.2 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物理模拟存在的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5-18页
第2章 边坡地震响应超声模拟二维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实验方案第18-32页
    2.1 地震波动问题物理模拟的相似性准则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概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相似理论第18-23页
    2.2 边坡物理相似模型的设计和制作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型材料的选择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超声实验模型设计第24-26页
    2.3 边坡模型波场测点布置与数据编号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测点布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数据编号第27页
    2.4 实验软硬件设备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实验仪器硬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实验仪器软件第29-31页
    2.5 实验操作第31-32页
第3章 边坡模型地震响应波场激发与观测第32-51页
    3.1 点源激振模拟平面波入射激振的理论与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惠更斯原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边坡底部节点激振合成平面波入射激振边坡地震响应波场的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3.2 端面法向发射换能器模拟P波和SV波的入射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端面法向发射换能器的发射指向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端面法向发射换能器模拟P波入射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端面法向发射换能器模拟SV波入射第38页
    3.3 平面P波和SV波入射边坡波场振动时程的观测与合成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接收换能器的接收指向性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观测楔与边坡测点振动分量观测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平面P波入射边坡波场振动时程的合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平面SV波入射边坡波场振动时程的合成第43-44页
    3.4 边坡波场观测数据的处理计算软件编程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编程语言简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数据处理流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数据处理方法第46-51页
第4章 仪器校正及相关性能分析第51-61页
    4.1 宽带声波探测仪设备性能稳定性第51页
    4.2 观测振动信号滤波第51-53页
    4.3 边坡底部不同节点激发的一致性第53-54页
    4.4 接收换能器耦合条件对观测波形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 4.5 仪器通道一致性问题及其校正第56-57页
    4.6 换能器一致性问题及其校正第57-61页
第5章 典型边坡地震响应超声模拟结果第61-75页
    5.1 典型边坡地震响应超声物理模拟结果分析第61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平面P波入射典型边坡地震响应特征第61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平面SV波入射典型边坡地震响应特征第69-71页
    5.2 边坡地震响应超声模拟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同条件边坡数值模拟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同条件边坡超声模拟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第73-75页
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5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
下一篇:边坡地震响应超声模拟与数值模拟对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