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大气科学(气象学)论文--气候学论文--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论文

北半球夏季EAP波列与AO/NAO的联系及其对我国持续性降水的影响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8页
    1.2 东亚-太平洋遥相关型的研究进展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东亚-太平洋遥相关型概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东亚-太平洋遥相关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第9-10页
    1.3 北极涛动以及北大西洋涛动的研究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 1.4 持续性异常降水的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定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持续性降水对应的环流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4页
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4-18页
    2.1 资料说明第14页
    2.2 方法介绍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皮尔逊(Person)相关系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滑动平均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Morlet小波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t检验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合成分析第17-18页
第三章 EAP遥相关型的环流特征第18-31页
    3.1 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3.2 EAP遥相关型的空间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3.3 EAP高低指数年份对应的环流形势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EAP高低指数年高度场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EAP高低指数年850hPa风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EAP高低指数年海温场第27-28页
    3.4 EAP遥相关与温度场的关系第28-29页
    3.5 EAP遥相关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第29-31页
第四章 EAP与AO/NAO的联系第31-40页
    4.1 EAP遥相关型与AO的不同配置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AO的特征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AO高低指数环流场特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EAP遥相关型与AO的不同配置情况第33-35页
    4.2 EAP遥相关型与NAO的不同配置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NAO的特征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NAO高低指数环流场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EAP遥相关型与NAO的不同配置第37-40页
第五章 我国夏季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天气学特征分析第40-55页
    5.1 单站持续性异常降水第40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单站持续性长降水过程特征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单站持续性暴雨特征第44-50页
    5.2 区域性持续性暴雨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定义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区域持续性暴雨特征分析第51-55页
第六章 区域持续性暴雨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及其与EAP 的联系第55-65页
    6.1 中部地区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850hPa风场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500hPa高度场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200hPa风场及散度场第58-60页
    6.2 南部地区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850hPa风场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500hPa高度场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200hPa风场及散度场第62-65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65-66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京地区闪电辐射场的定量测量及峰值电流强度特征研究
下一篇:青藏高原降水及凝结潜热对高原热源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