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青年、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青年、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--少年儿童组织与活动论文

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缘起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0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地域文化与课程开发的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关临汾地域文化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关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关于童子军活动课程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基于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研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文献述评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5 核心概念界定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地域文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活动课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少先队活动课程第19-22页
2 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2-28页
    2.1 生活教育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第23-25页
    2.3 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第25-28页
3 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第28-60页
    3.1 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目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提升少先队员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水平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增进少先队员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促使少先队员做出热爱家乡和祖国的外在行为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课程内容的选择第30-34页
    3.3 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课程设计的原则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课程设计的思路第35-36页
    3.4 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第3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课程实施的取向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课程实施的形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课程实施方案举例第41-51页
    3.5 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评价第51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课程评价理念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课程评价特征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课程评价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课程评价方式第56-60页
4 基于临汾地域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实践应用第60-64页
    4.1 “走进威风锣鼓之旅”活动方案实践应用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“走进威风锣鼓之旅”活动记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“走进威风锣鼓之旅”活动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4.2 “品年俗,找年味”活动方案实践应用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“品年俗,找年味”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“品年俗,找年味”活动分析第63-64页
5 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第64-68页
    5.1 利用本土资源,开展活动教育第64页
    5.2 以队员为本,形成良性互动第64-65页
    5.3 加强校际合作,建立帮扶关系第65页
    5.4 整合为用,拓展教育资源第65页
    5.5 完善管理,加强活动保障第65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附录第72-74页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4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网络与农民工流动--基于个体中心网络与整体网络的分析
下一篇:基于AHP的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--以山西省襄汾县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