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一、引言 | 第7-15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(二) 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(三)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二、《金刚经》译本简介 | 第15-19页 |
一、比较罗什本和其他译本,可以发现:综合来看,罗什本是作《金刚经》文本研究最好的依据版本 | 第15-16页 |
二、研究《金刚经》的学者多以鸠摩罗什的译本为研究文本,也有学者专门做《金刚经》译本研究的 | 第16-17页 |
三、《金刚经》罗什译本对后世影响更加深远 | 第17-19页 |
三、《金刚经》中的“空”思想 | 第19-35页 |
(一) 扫相破执的“空” | 第21-25页 |
1. 破“四相”,以明“我空” | 第21-22页 |
2. 破“如来身相”,以见“如来” | 第22-23页 |
3. 破法相,以扫一切外相 | 第23-24页 |
4. 破除心执,不执着于“心相” | 第24-25页 |
(二) 破除“扫相破执”的“空” | 第25-29页 |
1.破除空法 | 第25-27页 |
2. 破除对“破空法”的执着 | 第27-29页 |
(三) “空”又非“空” | 第29-35页 |
1. “是什么,非什么,名什么”式体悟 | 第30-31页 |
2. 无住而入住 | 第31-35页 |
四、《金刚经》中“空”思想对《坛经》及禅宗的影响 | 第35-41页 |
五、《金刚经》中的“空”思想流弊及其现实意义 | 第41-48页 |
(一) 《金刚经》中的“空”思想流弊 | 第41-43页 |
(二) 《金刚经》中“空”思想的现实意义 | 第43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