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文章综述 | 第14-26页 |
1 性别决定与分化 | 第14-23页 |
1.1 性染色体 | 第14-15页 |
1.2 性别决定基因 | 第15-20页 |
1.2.1 Sry基因 | 第16页 |
1.2.2 Sox家族基因 | 第16-18页 |
1.2.3 Dmart1基因 | 第18-19页 |
1.2.4 芳香化酶基因 | 第19-20页 |
1.3 外界环境因素决定性别 | 第20-22页 |
1.3.1 温度 | 第21页 |
1.3.2 类固醇激素 | 第21-22页 |
1.4 两栖类动物性别决定 | 第22-23页 |
2 棘胸蛙概况 | 第23-24页 |
3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目的意义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甲基睾酮对棘胸蛙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| 第26-3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7页 |
1.1 实验材料 | 第26页 |
1.1.1 实验动物 | 第26页 |
1.1.2 实验药品 | 第26页 |
1.1.3 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26-27页 |
1.2.1 不同MT浓度饵料的配制方法 | 第26-27页 |
1.2.2 不同浓度MT饲喂的处理方法 | 第27页 |
1.2.3 蝌蚪日常养殖及指标测定 | 第27页 |
2 数据处理 | 第27-2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1 不同MT浓度下蝌蚪体长、体重变化 | 第28-30页 |
3.1.1 不同MT浓度下蝌蚪体长变化 | 第28-29页 |
3.1.2 不同MT浓度下蝌蚪体重变化 | 第29-30页 |
3.2 不同MT浓度对蝌蚪成活率、变态率及畸形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4 讨论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甲基睾酮对棘胸蛙Dmart1和Sox9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34-5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9页 |
1.1 实验材料 | 第34-35页 |
1.1.1 实验动物 | 第34页 |
1.1.2 实验试剂 | 第34页 |
1.1.3 实验仪器 | 第34-35页 |
1.2 实验方法及取样 | 第35-39页 |
1.2.1 组织总RNA的提取及纯化 | 第35-37页 |
1.2.2 总RNA的完整性、浓度和质量检测 | 第37页 |
1.2.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| 第37页 |
1.2.4 荧光定量引物的设计 | 第37-38页 |
1.2.5 引物的筛选 | 第38-39页 |
1.2.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| 第39页 |
2 荧光定量数据处理 | 第39-40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40-51页 |
3.1 RNA提取结果 | 第40页 |
3.2 荧光定量引物 | 第40-41页 |
3.3 MT对棘胸蛙蝌蚪Dmart1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41-46页 |
3.3.1 MT饲喂蝌蚪至17d | 第42-43页 |
3.3.2 MT饲喂蝌蚪至44d | 第43-44页 |
3.3.3 MT饲喂蝌蚪至60d | 第44-45页 |
3.3.4 Dmart1基因表达模式 | 第45-46页 |
3.4 性成熟棘胸蛙组织Dmart1基因表达结果 | 第46-47页 |
3.5 MT对棘胸蛙蝌蚪Sox9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3.5.1 MT饲喂蝌蚪至17d | 第47-48页 |
3.5.2 MT饲喂蝌蚪至44d | 第48-49页 |
3.5.3 MT饲喂蝌蚪至60d | 第49-50页 |
3.6 性成熟棘胸蛙组织Sox9基因表达结果 | 第50-51页 |
4 讨论 | 第51-55页 |
第四章 性别相关基因CYP17和CYP19的克隆 | 第55-68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5-58页 |
1.1 实验材料 | 第55页 |
1.1.1 实验动物 | 第55页 |
1.1.2 实验试剂 | 第55页 |
1.1.3 实验仪器 | 第55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55-58页 |
1.2.1 性腺组织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| 第55-56页 |
1.2.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| 第56页 |
1.2.3 简并引物的设计与验证 | 第56-57页 |
1.2.4 普通PCR扩增 | 第57页 |
1.2.5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| 第57页 |
1.2.6 连接和转化 | 第57-58页 |
1.2.7 菌液PCR鉴定 | 第58页 |
1.2.8 DNA测序及分析 | 第58页 |
2 结果 | 第58-66页 |
2.1 目的片段 | 第58-59页 |
2.2 PCR引物 | 第59页 |
2.3 cDNA序列同源性与进化树分析 | 第59-66页 |
3 讨论 | 第66-68页 |
3.1 棘胸蛙CYP17、CYP19基因的研究分析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