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导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| 第10页 |
1.2.1 研究目标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0-12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1-12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| 第12-14页 |
1.4.1 可能的创新 | 第12页 |
1.4.2 可能存在的不足 | 第12-14页 |
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| 第14-21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2.1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2.1.2 国外农机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2.1.3 国内农机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2.1.4 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2.2.1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2 农户行为理论 | 第18页 |
2.2.3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| 第18-21页 |
3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21-27页 |
3.1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 | 第21-22页 |
3.1.1 建国初期——1985年:计划经济时期 | 第21页 |
3.1.2 1986年——1995年:初步发展时期 | 第21页 |
3.1.3 1996——2003年加快发展时期 | 第21-22页 |
3.1.4 2004年以来:全面深入发展时期 | 第22页 |
3.2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| 第22-23页 |
3.2.1 农机服务组织形式多样化 | 第22页 |
3.2.2 投资主体多元化 | 第22-23页 |
3.3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23页 |
3.4 江西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 | 第23-24页 |
3.5 江西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5.1 服务主体多元化 | 第24-25页 |
3.5.2 农机社会化服务配套体系日趋完善 | 第25页 |
3.5.3 农机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生产环节发展不平衡 | 第25页 |
3.6 江西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3.6.1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小 | 第25-26页 |
3.6.2 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| 第26页 |
3.6.3 农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| 第26页 |
3.6.4 农机社会化服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| 第26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4 农户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27-32页 |
4.1 问卷调查 | 第27-28页 |
4.1.1 数据来源 | 第27页 |
4.1.2 数据检验 | 第27-28页 |
4.2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28-31页 |
4.2.1 2016年农户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总体情况 | 第28-29页 |
4.2.2 农户人力资本及其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情况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4.2.3 农户土地禀赋及其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情况 | 第30-3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5 农户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32-37页 |
5.1 研究对象阐述 | 第32页 |
5.2 变量选取 | 第32-33页 |
5.3 二元logistic模型解释 | 第33-34页 |
5.4 农户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34-3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6 政策建议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附录 问卷调查 | 第42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