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1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本选题的缘起 | 第12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的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1 相关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相关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1.5 研究的方法 | 第16页 |
1.6 创新与不足 | 第16-17页 |
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 | 第17-26页 |
2.1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| 第17-23页 |
2.1.1 经典作家的科技创新思想 | 第17-18页 |
2.1.2 党的前主要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 | 第18-22页 |
2.1.3 西方创新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| 第23-26页 |
2.2.1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| 第23-24页 |
2.2.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| 第24-25页 |
2.2.3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个人禀赋 | 第25-26页 |
3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26-39页 |
3.1 在创新重要性方面 | 第26-29页 |
3.1.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| 第26页 |
3.1.2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| 第26-28页 |
3.1.3 创新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| 第28-29页 |
3.2 在不同类型创新及其关系方面 | 第29-32页 |
3.2.1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| 第29-30页 |
3.2.2 自主创新(原始创新)与集成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 | 第30-31页 |
3.2.3 科技创新、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 | 第31-32页 |
3.3 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| 第32-35页 |
3.3.1 对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论述 | 第32页 |
3.3.2 对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利用的论述 | 第32-35页 |
3.4 在科技创新的体制与机制方面 | 第35-36页 |
3.4.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论述 | 第35-36页 |
3.4.2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论述 | 第36页 |
3.5 在创新的环境与氛围方面 | 第36-39页 |
3.5.1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,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| 第36-37页 |
3.5.2 扩大科技开放合作,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| 第37-39页 |
4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特点及价值 | 第39-45页 |
4.1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特点 | 第39-42页 |
4.1.1 人民至上的主体思想 | 第39页 |
4.1.2 求真务实的开拓精神 | 第39-40页 |
4.1.3 深谋远虑的战略举措 | 第40-41页 |
4.1.4 高瞻远瞩的大局视角 | 第41-42页 |
4.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价值 | 第42-45页 |
4.2.1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价值 | 第42-43页 |
4.2.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实践价值 | 第43-4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