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基础科学论文--水产生物学论文--水产动物学论文

单环刺螠生理能量学的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综述第10-19页
    1 单环刺螠简介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单环刺螠的分类和分布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单环刺螠生态习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单环刺螠繁殖习性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单环刺螠研究情况第12-13页
    2 底栖动物生理能量学研究进展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生理能量学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能量收支方程的建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能量收支各组分及测量方法第14-18页
    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-19页
第二章 单环刺螠基础代谢的研究第19-28页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温度驯化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单环刺螠干重与湿重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单环刺螠呼吸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 Q10的计算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统计方法第20页
    2 实验结果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单环刺螠干重与湿重的关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温度和体重对单环刺螠呼吸代谢的影响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温度和体重对排氨率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温度和体重对单环刺螠O:N值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3 讨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温度对代谢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体重对代谢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温度对O:N的影响第26-28页
第三章 单环刺螠昼夜代谢规律的研究第28-36页
    1.材料与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及温度驯化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数据处理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统计方法第29页
    2 实验结果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单环刺螠耗氧率与体重温度的关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单环刺螠耗氧率标准代谢和常规代谢的昼夜变化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单环刺螠排氨率标准代谢与常规代谢的昼夜变化第32-34页
    3 讨论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单环刺螠标准代谢特征及昼夜变化规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单环刺螠的特殊动力代谢第35-36页
第四章 单环刺螠能量收支的研究第36-42页
    1.材料与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粪便的收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各物质比能值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1.5 饵料浓度及摄食率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1.6 同化效率和排粪率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1.7 能量收支第37-38页
    2 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单环刺螠的摄食率和吸收效率与温度的关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单环刺螠的净增长率和毛增长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单环刺螠能量收支方程第39-40页
    3 讨论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温度对单环刺螠生长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温度对单环刺能量收支的影响第40-42页
第五章 单环刺螠碳元素收支的研究第42-48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与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碳含量的测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最小碳需求量(MCR)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碳元素收支平衡第43页
    2 结果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不同温度下单环刺螠的摄食碳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单环刺螠碳吸收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单环刺螠的最小碳需求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单环刺螠摄食碳的分配第45-46页
    3 讨论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单环刺螠碳的吸收效率及毛生长率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单环刺螠的最小碳需求量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单环刺螠的碳收支第47-48页
第六章 单环刺螠氮元素收支的研究第48-53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和温度驯化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氮含量的测定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氮元素收支平衡第48页
    2 结果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单环刺螠的摄食氮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单环刺螠氮吸收效率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不同温度下单环刺螠的氮收支第50-51页
    3 讨论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单环刺螠的氮的同化效率和累积效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单环刺螠的氮收支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环境因子对毛蚶广东饶平群体幼虫和福建漳州群体稚贝的影响
下一篇:昆虫保幼激素Ⅲ对双齿围沙蚕卵细胞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