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7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7-31页 |
| ·聚合物共混改性 | 第7-8页 |
| ·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简介 | 第7页 |
| ·影响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| 第7-8页 |
| ·聚合物共混方法 | 第8页 |
| ·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与增容 | 第8-20页 |
| ·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| 第9-14页 |
| ·增容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| 第14-20页 |
| ·几类重要的反应性高分子的应用 | 第20-22页 |
| ·聚碳酸酯(PC) | 第22-29页 |
| ·概况 | 第22-23页 |
| ·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合成 | 第23-25页 |
| ·聚碳酸酯的用途 | 第25-26页 |
| ·PC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 | 第26-29页 |
| ·本论文的研究思想及研究方案 | 第29-31页 |
| 第二章 分子模拟法探究酸酐基团与酚羟基的酯化反应能力 | 第31-39页 |
| ·马来酸酐与双酚A的反应能力研究 | 第31-34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1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31页 |
| ·马来酸单双酚A酯的合成原理 | 第31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31-32页 |
| ·酯化率的测定 | 第3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4页 |
| ·聚碳酸酯与马来酸酐的反应能力研究 | 第34-39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4页 |
| ·主要仪器及设备 | 第34页 |
| ·试样制备 | 第34页 |
| ·分析测试 | 第34-3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9页 |
| 第三章 探究酸酐基团对PC/A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9-54页 |
| ·SAM-BPA对PC/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9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9页 |
| ·共混物的制备 | 第39-40页 |
| ·力学性能测试 | 第40页 |
| ·熔融指数的测定 | 第4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3页 |
| ·SAM树脂对PC/ABS合金的改性研究 | 第43-51页 |
| ·主要原料 | 第43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43-44页 |
| ·试样制备 | 第44页 |
| ·力学性能测试 | 第44页 |
| ·熔融指数的测定 | 第4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1页 |
| ·MAH的不同引入方式对PC/ABS合金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51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51页 |
| ·试样制备 | 第51-52页 |
| ·冲击强度测试 | 第5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4页 |
| 结论 | 第54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| 附录 | 第60-6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