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1 土地流转研究的历史背景 | 第13-14页 |
2 国内外土地流转的研究动态 | 第14-17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6-17页 |
3 研究方案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4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新形势下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、内涵及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1 相关的基本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土地流转 | 第22页 |
·农民权利 | 第22-23页 |
2 农村土地流转的种类 | 第23-24页 |
·积极的土地流转 | 第23-24页 |
·消极的土地流转 | 第24页 |
3 我国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6页 |
·农村土地所有权 | 第24-25页 |
·土地承包经营权 | 第25页 |
·土地使用权 | 第25页 |
·生产经营自主权 | 第25页 |
·农户自主决策权 | 第25页 |
·土地发展权 | 第25页 |
·知情参与权 | 第25-26页 |
·获得救济权 | 第26页 |
4 土地流转的原则 | 第26页 |
·坚持依法、自愿、有偿的原则 | 第26页 |
·坚持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的原则 | 第26页 |
·坚持有利发展、稳步推进的原则 | 第26页 |
5 土地流转的基本理论 | 第26-28页 |
·土地制度变迁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地租理论和地价理论 | 第27页 |
·土地的产权理论 | 第27页 |
·土地市场与土地流转制度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长沙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| 第28-42页 |
1 长沙县概况 | 第28-30页 |
·自然地理特征 | 第28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 | 第28-29页 |
·区位与交通 | 第29页 |
·区域建设 | 第29-30页 |
·发展前景 | 第30页 |
2 长沙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| 第30-42页 |
·长沙县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| 第30-35页 |
·长沙县土地流转主要做法 | 第35-42页 |
第四章 长沙县土地流转调查问卷分析 | 第42-53页 |
1 选择调查区 | 第42页 |
2 设计调查问卷内容 | 第42-43页 |
3 分析调查结果 | 第43-50页 |
·土地流转普遍性低 | 第43-44页 |
·劳动力因素成为土地流转的最根本动因 | 第44-45页 |
·农户土地流转主要方向是通过农户间的私下自由流转 | 第45-46页 |
·有偿流转和现金支付为主体 | 第46-47页 |
·土地流转的年限及合同签订情况与土地流转的选择有关 | 第47页 |
·受各种自然、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较大 | 第47-50页 |
4 长沙县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3页 |
·管理机构不健全 | 第50-51页 |
·流转程序不规范 | 第51页 |
·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不够深入 | 第51页 |
·法律观念不强 | 第51-52页 |
·土地纠纷增多 | 第52页 |
·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长沙县土地流转模式分析研究 | 第53-59页 |
1 长沙县的土地流转基本理论分析 | 第53-54页 |
2 长沙县土地流转模式的设计 | 第54-59页 |
·农户与农户个体型 | 第54-55页 |
·农户与专业大户型 | 第55-56页 |
·农户与企业型 | 第56-57页 |
·农户、中介与业主型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分析及有关建议 | 第59-69页 |
1 加强土地流转中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| 第59-61页 |
·土地流转中保障功能的基本方法 | 第59-60页 |
·土地流转中补偿标准的计算 | 第60-61页 |
2 建立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 | 第61-62页 |
·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信息平台 | 第61页 |
·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| 第61页 |
·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价格协商制度 | 第61-62页 |
3 加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 | 第62-63页 |
·规范基本程序 | 第62页 |
·严格合同管理 | 第62页 |
·健全登记备案管理制度 | 第62-63页 |
·建立风险预防机制 | 第63页 |
4 强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保障机制 | 第63-64页 |
·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| 第63页 |
·健全农民工培训长效机制 | 第63页 |
·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63-64页 |
·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 | 第64页 |
·建立健全仲裁运行机制 | 第64页 |
5 加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组织领导 | 第64-65页 |
·成立组织机构 | 第64页 |
·搞好确权换证 | 第64-65页 |
·及时跟踪监管 | 第65页 |
·实行前置审查 | 第65页 |
6 通过建立土地银行推动土地流转 | 第65-66页 |
·土地信用合作社+农村信用社的模式 | 第65-66页 |
·土地金融公司 | 第66页 |
7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与土地流转相结合 | 第66-67页 |
·统筹规划,优先发展 | 第66-67页 |
·结合农地流转试点,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整治 | 第67页 |
8 因地制宜,统筹发展 | 第67-69页 |
·强化对"基石"政策的宣传 | 第67页 |
·提高土地流转与项目对接的效率 | 第67-68页 |
·制定优惠政策以鼓励土地流转 | 第68-69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