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饲料作物、牧草论文

不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/秣食豆混播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

摘要第8-9页
英文摘要第9-10页
1 前言第11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禾豆混播的研究进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禾豆混播氮素转移趋向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混播中土壤氮素的利用第15-16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2.1 试验区概况第16页
    2.2 试验材料第16页
    2.3 试验设计第16-17页
    2.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植物指标测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土壤指标测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各类指标计算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数据整理及分析第18-19页
3 结果与分析第19-35页
    3.1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青贮玉米及秣食豆的叶面积、鲜草产量及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玉米及秣食豆全株叶面积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鲜草产量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玉米及秣食豆全氮的影响第22-24页
    3.2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土壤氮素的影响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土壤全氮的影响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3.3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叶面积指数、营养竞争比率、氮素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混播比例对氮素营养竞争比率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混播比例对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鲜草产量与氮素利用及叶面积指数的相关系数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第33-35页
4 讨论第35-38页
    4.1 混播对玉米及秣食豆产量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4.2 混播对玉米及秣食豆氮素利用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4.3 混播对土壤中氮素利用的影响第36-38页
5 结论第38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
下一篇:硅钾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