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4页 |
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·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| 第10页 |
·关于失地农民问题产生原因 | 第10-11页 |
·关于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保障问题 | 第11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
·西方学者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关于对西方国家对土地征用和补偿方法相关经验 | 第12页 |
3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·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黎托乡失地农民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14-19页 |
1 黎托乡基本概况 | 第14页 |
2 黎托乡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| 第14-19页 |
·失地农民人数比例情况 | 第14页 |
·失地农民经济收入及生活消费情况 | 第14-15页 |
·失地农民文化程度及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| 第15-19页 |
·黎托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偏低 | 第16-17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情况,普遍对工资待遇要求高 | 第17-18页 |
·培养意向情况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黎托乡失地农民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| 第19-27页 |
1 黎托乡失地农民面临的困境 | 第19-21页 |
·失地农民生活有所下降 | 第19页 |
·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| 第19-20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| 第20页 |
·失地农民理财方式单,补偿金使用尽合理 | 第20-21页 |
·失地农村的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严重缺乏 | 第21页 |
·失地农民身份的尴尬,角色的转换造成了心理上不适应 | 第21页 |
2 导致失地农民困境成因分析 | 第21-27页 |
·土地产权不明晰,限制了农民获得土地产权收益的空间和范围 | 第21-22页 |
·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,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| 第22-23页 |
·征地补偿的不合理,造成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| 第23-25页 |
·土地补偿标准过低,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相适应 | 第23-24页 |
·土地征收补偿程序的透明度较低 | 第24-25页 |
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| 第25页 |
·失地农民安置方法过于单一 | 第25-26页 |
·农民自身的弱势性削弱了其自我维权能力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保障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政策建议 | 第27-40页 |
1 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,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土地制度 | 第27-28页 |
2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| 第28-33页 |
·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| 第28-30页 |
·加强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| 第30页 |
·建立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,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| 第30-32页 |
·改变单一补偿安置模式,拓宽就业渠道 | 第32-33页 |
3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33-37页 |
·建立医疗、养老社会保障机制 | 第33-34页 |
·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| 第34页 |
·建立再就业机制 | 第34-37页 |
·加强就业培训制度,增强失地农民的谋生能力 | 第35页 |
·完善就业服务措施,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 | 第35-36页 |
·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,实现城乡统筹就业机制 | 第36-37页 |
4 发展农村集体组织提高农民的维权和自我发展能力 | 第37-38页 |
·建立失地农民的法律援助机制 | 第37-38页 |
·加强失地农民法制教育,提升失地农民自我维权意识 | 第38页 |
5 理性投资,鼓励失地农民进行多面向的理财性投资 | 第38-39页 |
6 提高失地农民自身文化素质,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40-43页 |
1 造成黎托乡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 | 第40-42页 |
·农民转型,政策层面有缺失 | 第40-41页 |
·农民转型,政府职能有缺位 | 第41页 |
·农民转型,自身素质有缺陷 | 第41-42页 |
2 相关措施建议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