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论三义寨类型龙山文化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| 第10-11页 |
三、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四、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(一) 地层学 | 第11-12页 |
(二) 类型学 | 第12页 |
(三) 文化因素分析法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三义寨遗址龙山文化的内涵 | 第13-17页 |
一、遗迹 | 第13-14页 |
二、遗物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三义寨遗址龙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| 第17-43页 |
一、地层堆积 | 第17-18页 |
二、地层关系分析 | 第18-20页 |
三、器物类型学分析 | 第20-30页 |
(一) 夹砂深腹罐 | 第20-24页 |
(二) 瓮 | 第24页 |
(三) 甗 | 第24-26页 |
(四) 平底盆 | 第26-28页 |
(五) 器盖 | 第28页 |
(六) 碗 | 第28-30页 |
四、分期与各期特征 | 第30-40页 |
五、年代 | 第40-43页 |
(一) 相对年代 | 第40-41页 |
(二) 绝对年代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三义寨遗址龙山文化的各期文化因素分析 | 第43-49页 |
一、一期早段 | 第43-45页 |
二、一期晚段 | 第45-46页 |
三、二期早段 | 第46-47页 |
四、二期晚段至三期晚段 | 第47-48页 |
五、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三义寨遗址龙山文化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| 第49-59页 |
一、三义寨遗址龙山文化的性质 | 第49页 |
二、三义寨类型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 | 第49-56页 |
(一) 铁丘遗址 | 第50-52页 |
(二) 戚城遗址 | 第52-53页 |
(三) 宜丘遗址 | 第53-54页 |
(四) 安邱堌堆遗址 | 第54-56页 |
三、三义寨类型龙山文化与早期夏文化问题 | 第56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