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13-26页 |
1.1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1.1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治疗的发展 | 第14页 |
1.1.2 动脉取栓治疗的时间窗 | 第14-15页 |
1.1.3 动脉取栓治疗的主要机械装置 | 第15-17页 |
1.2 动脉取栓几个重要临床试验 | 第17-19页 |
1.2.1 MRCLEAN试验 | 第17页 |
1.2.2 ESCAPE试验 | 第17页 |
1.2.3 EXTENDIA试验 | 第17-18页 |
1.2.4 SWIFTPRIME试验 | 第18页 |
1.2.5 REVASCAT试验 | 第18页 |
1.2.6 DAWN试验 | 第18页 |
1.2.7 DEFUSE3试验 | 第18-19页 |
1.3 取栓后并发症 | 第19-20页 |
1.3.1 血管再闭塞 | 第19页 |
1.3.2 颅内出血 | 第19页 |
1.3.3 再灌注损伤 | 第19-20页 |
1.4 影响超早期脑梗死动脉取栓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| 第20-21页 |
1.4.1 人口学特征 | 第20页 |
1.4.2 危险因素 | 第20-21页 |
1.5 脑梗死分型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5.1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(CISS) | 第21-22页 |
1.6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6.1 古代医家对中风病急性期的认识 | 第22-23页 |
1.6.2 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的现代研究 | 第23-24页 |
1.7 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6-34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26页 |
2.2 研究对象 | 第26页 |
2.3 资料收集 | 第26页 |
2.4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6-27页 |
2.4.1 血管开通 | 第26页 |
2.4.2 早期结局 | 第26-27页 |
2.4.3 远期预后 | 第27页 |
2.4.4 出血转化 | 第27页 |
2.5 统计方法 | 第27页 |
2.6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| 第27-34页 |
2.6.1 病例资料 | 第27页 |
2.6.2 影响动脉取栓早期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6.3 影响动脉取栓远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6.4 早期良好结果与CISS分型的相关性 | 第30-31页 |
2.6.5 影响动脉取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6.6 动脉取栓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与疗效相关性 | 第33-34页 |
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| 第34-38页 |
3.1 影响动脉取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1.1 动脉取栓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| 第34-35页 |
3.1.2 人口学特征与动脉取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相关性 | 第35页 |
3.1.3 取栓前基线情况对动脉取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1.4 基础疾病与动脉取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相关性 | 第36页 |
3.1.5 CISS分型与动脉取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相关性 | 第36页 |
3.1.6 动脉取栓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 | 第36页 |
3.2 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动脉取栓治疗疗效的相关性 | 第36-37页 |
3.3 不足与展望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5页 |
附录 | 第45-56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附件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