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时延主动测量中探测干扰和发包模式的误差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课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网络测量研究状况 | 第11-14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 | 第14页 |
·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端到端网络测量基础 | 第16-30页 |
·端到端网络性能测量 | 第16-21页 |
·端到端网络测量的构成 | 第16-18页 |
·端到端网络测量包括的内容 | 第18-21页 |
·端到端测量方式分类 | 第21-25页 |
·ICMP测量、UDP测量和TCP测量 | 第21-23页 |
·多播测量和单播测量 | 第23页 |
·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 | 第23-24页 |
·端到端测量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| 第24-25页 |
·端到端网络时延测量 | 第25-29页 |
·时延的基本概念 | 第25-26页 |
·时延的分类 | 第26-27页 |
·影响网络传输时延的因素 | 第27-29页 |
·网络时延主动测量存在的问题 | 第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探测干扰和发包模式的误差分析 | 第30-39页 |
·引言 | 第30-31页 |
·背景概述 | 第30-31页 |
·主动测量中探测流量对负载的干扰 | 第31页 |
·主动测量中的发包模式 | 第31页 |
·探测流量对负载的干扰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测量相关的随机变量定义 | 第31-32页 |
·探测流量造成的负载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发包模式的误差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流体模型假设 | 第34-35页 |
·实际流量情况下测量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包串测得的时延 | 第36页 |
·基本随机过程的性质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推测时延结果的界限 | 第37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仿真设计与结果分析 | 第39-49页 |
·仿真工具NS-2概述 | 第39-41页 |
·NS-2简介 | 第39-40页 |
·NS进行网络模拟的方法和TCL脚本流程 | 第40-41页 |
·突发流量状态时延测量误差仿真 | 第41-45页 |
·仿真环境 | 第41-42页 |
·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时延上下界及发包模式的误差仿真 | 第45-48页 |
·时延的测量结果范围 | 第45-46页 |
·仿真实验设计 | 第46-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实际网络中的测量 | 第49-55页 |
·负载干扰函数在提高实际测量精度中的作用 | 第49-52页 |
·实验环境和工具 | 第49-50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50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发包模式及时延上下界理论在实际测量中的作用 | 第52-54页 |
·实验环境和实验方案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