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1.1 水中染料与重金属污染的概述 | 第8-12页 |
1.1.1 有机染料与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| 第8页 |
1.1.2 染料废水与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技术 | 第8-12页 |
1.2 氧化石墨烯简介 | 第12-14页 |
1.2.1 氧化石墨烯的性质 | 第12-13页 |
1.2.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| 第13-14页 |
1.3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概述 | 第14-16页 |
1.3.1 氧化石墨烯/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GO/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污染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6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GO与AM/LMA/CPA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| 第19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19页 |
2.2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19-22页 |
2.2.1 实验药品 | 第19-20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0页 |
2.2.3 材料表征分析 | 第20-22页 |
2.3 功能单体的合成 | 第22-23页 |
2.4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| 第23-24页 |
2.5 GO与AM/LMA/CPA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| 第24-27页 |
2.5.1 GO与AM/LMA/CPA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4页 |
2.5.2 最佳反应条件确定 | 第24-27页 |
2.6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2页 |
2.6.1 复合材料的溶胀性能评价 | 第27页 |
2.6.2 氧化石墨烯表征分析 | 第27-30页 |
2.6.3 复合材料的表征结果 | 第30-32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GO-PALC复合材料去除水溶液中的染料 | 第34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有机染料的吸附试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7页 |
3.3.1 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吸附 | 第35-37页 |
3.3.2 孔雀石绿和龙胆紫标准曲线绘制 | 第37页 |
3.3.3 染料的初始浓度以及对温度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3.4 溶液的酸碱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8页 |
3.3.5 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3.6 吸附等温线研究 | 第39-42页 |
3.3.7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42-43页 |
3.3.8 吸附热力学研究 | 第43-45页 |
3.3.9 吸附作用力研究 | 第45-46页 |
3.3.10 吸附剂的再生和循环利用 | 第46-4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GO-PALC复合材料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 | 第49-61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9-50页 |
4.2.1 复合材料吸附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实验 | 第49-50页 |
4.2.2 标准曲线绘制 | 第50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9页 |
4.3.1 镉离子的初始浓度及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3.2 溶液的pH值对吸附的影响 | 第51页 |
4.3.3 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3.4 吸附等温线研究 | 第52-54页 |
4.3.5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54页 |
4.3.6 吸附热力学研究 | 第54-55页 |
4.3.7 吸附作用力探究 | 第55-57页 |
4.3.8 解吸再生实验 | 第57-58页 |
4.3.9 染料和重金属两组分吸附研究 | 第58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1-63页 |
5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5.2 建议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