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各种发电论文--风能发电论文

大安中广核安广风电场电气一次系统研究及设计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风能第11-14页
    1.2 风力发电的研究成果第14-16页
    1.3 安广风电场项目简介第16页
    1.4 项目规模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第17-19页
第2章 安广风电场资料及机组选型布置与发电量预测第19-27页
    2.1 吉林省松白地区电网现状第19页
    2.2 安广风电场地貌及风能资源情况第19-20页
    2.3 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 2.4 安广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描述第21-23页
    2.5 不同机型综合经济比较第23页
    2.6 推荐机型的发电量计算第23-26页
    2.7 小结第26-27页
第3章 主接线的设计第27-39页
    3.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第27页
    3.2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可靠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灵活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经济性第28-29页
    3.3 风电场主接线特殊性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风电场与常规发电厂的区别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风电场与火电厂的主接线图比较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风电场的特殊性第32页
    3.4 设计电气主接线的前期工作第32-33页
    3.5 风电场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风力发电机组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箱式变压器的配置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箱式变电站高压侧电压选择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箱式变压器高压侧熔断器与负荷开关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集电线路的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3.6 220kV升压站电气主接线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风电场220kV升压站接线方案比较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220kV电压侧接线方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主变低压侧35kV侧接线方式第37-38页
    3.7 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 风电场接入后的短路计算及系统稳定性分析第39-53页
    4.1 短路电流计算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短路电流计算概述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产生短路的原因及短路类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距35kV母线4.5km处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各点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8 风电场对电网中主要节点短路电流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4.2 双馈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低电压穿越的控制要求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WTG1500B低电压穿越测试第46-47页
    4.3 风电场满发状态下送出线路故障时的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含风电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理论研究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风电场满发状态下送出线路故障时的系统稳定性仿真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1-53页
第5章 设备选型第53-65页
    5.1 升压站部分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主变压器的选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220kV电气设备选择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35kV电气设备选择第55-56页
    5.2 风电场场区部分第56-57页
    5.3 35kV集电线路部分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目的及原则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工程概况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风机分组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架空送电线路部分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电缆部分第58-59页
    5.4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风电场场区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升压站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第60-61页
    5.5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第61页
    5.6 站用电及照明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站用电源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全站照明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交流不停电电源第62页
    5.7 无功补偿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并联电容器的选择配置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无功补偿第62-63页
    5.8 风电机组惯性控制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5.9 小结第64-65页
第6章 结论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附录第70-72页
作者简介第72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DSP的三相逆变器研究
下一篇: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多类型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