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9页 |
1.1 引言 | 第13页 |
1.2 电解水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3 电解水催化剂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1.3.1 析氢反应催化剂 | 第14-16页 |
1.3.2 析氧反应催化剂 | 第16-20页 |
1.3.3 电解水性能评价 | 第20页 |
1.4 提高电催化剂的性能优化策略 | 第20-24页 |
1.4.1 增加催化活性位点数 | 第21页 |
1.4.2 提高导电性 | 第21-24页 |
1.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29页 |
第二章 硒化铋与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研究 | 第29-45页 |
2.1 引言 | 第29-30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0-32页 |
2.2.1 实验所需试剂 | 第30页 |
2.2.2 Bi_2Se_3纳米花制备 | 第30-31页 |
2.2.3 Au@Bi_2Se_3纳米复合材料制备 | 第31页 |
2.2.4 表征仪器和设备 | 第31页 |
2.2.5 电催化性能测试 | 第31-3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2页 |
2.3.1 Bi_2Se_3纳米花的物理表征 | 第32-36页 |
2.3.2 Au@Bi_2Se_3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表征 | 第36-39页 |
2.3.3 电催化析氢性能测试 | 第39-4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第三章 二硫化钼/硒化铋异质纳米结构制备及析氢性能研究 | 第45-61页 |
3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6-48页 |
3.2.1 实验所需试剂 | 第46页 |
3.2.2 MoS_2@Bi_2Se_3异质纳米结构制备 | 第46-47页 |
3.2.3 表征仪器和设备 | 第47页 |
3.2.4 电催化性能测试 | 第47-48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8页 |
3.3.1 MoS_2@Bi_2Se_3的物理表征 | 第48-53页 |
3.3.2 电催化析氢性能测试 | 第53-57页 |
3.3.3 理论计算 | 第57-5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第四章 铁掺杂镍硼/三维自支撑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电解水性能研究 | 第61-79页 |
4.1 引言 | 第61-62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62-64页 |
4.2.1 实验所需试剂 | 第62页 |
4.2.2 三维自支撑石墨烯(SSG-FGS)制备 | 第62页 |
4.2.3 铁掺杂镍硼/三维自支撑石墨烯(Fe_xNi_yB/SSG-FGS)制备 | 第62-63页 |
4.2.4 表征仪器和设备 | 第63页 |
4.2.5 电催化性能测试 | 第63-64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4-75页 |
4.3.1 SSG-FGS的物理表征 | 第64-65页 |
4.3.2 Fe_xNi_yB/SSG-FGS的物理表征 | 第65-68页 |
4.3.3 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| 第68-72页 |
4.3.4 电催化析氢性能测试 | 第72-74页 |
4.3.5 全解水性能测试 | 第74-7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2页 |
总结 | 第79-80页 |
展望 | 第80-8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